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又答文玉(其一)》。邵宝以君子之风自许,表达了对文玉的深厚情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首句“君子哉若人,千古此声实”,开篇即以“君子”赞誉对方,表达出对文玉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同时暗示两人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友谊。接下来,“玉如丸复丸,初筮得阳七”两句,以玉的圆润与珍贵来比喻友情的纯洁与珍贵,同时通过占卜的意象,暗示两人之间的默契与缘分。
“苦心中自藏,有房不营蜜”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有苦楚却不愿诉诸外人,如同蜜蜂筑巢却不轻易采蜜,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守护。最后,“尚友濂溪翁,泛交亦何必”一句,借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濂溪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友谊,认为广泛的社交并非必要,强调了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刻交流与理解。
“坐我小耶溪,相看眼如漆”则是对两人相聚场景的生动描绘,坐在小溪边,彼此相视,眼神深邃如漆,既体现了自然美景的宁静美好,也寓意着两人之间心灵的契合与深沉的情感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子之德、友情的赞美,以及对内心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邵宝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