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家书和陶渊明问来使作

我家平湖边,碧水豁清目。

儿读谁氏书,庭开几株菊。

绿笋可曾抽,银鱼想当馥。

尔归语细君,涤圃秫须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我家坐落在平静的湖畔,碧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
孩子们在读着哪位名家的书卷,庭院里种了几丛菊花点缀。
嫩绿的竹笋是否已经破土而出,银色的小鱼想必也散发着芬芳。
你回来后,把这些告诉你的夫人,园子里的高粱已经成熟,可以用来酿酒了。

注释

平湖:平静的湖面。
豁清目:使眼睛感到清新。
谁氏书:哪位名家的书籍。
庭开几株菊:庭院里有几丛菊花。
绿笋:嫩绿的竹笋。
银鱼:比喻清澈见底的小鱼。
尔归:你回来。
细君:古代对妻子的尊称。
涤圃秫:清洗田园的高粱。
熟:成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心境。开篇“我家平湖边,碧水豁清目”两句,设置了一幅恬静的画面,其中“碧水”和“豁清目”生动地展现了湖边的宁静与美丽。

接着,“儿读谁氏书,庭开几株菊”两句,透露出诗人家中有书香气息,同时也种植着菊花,这些都是古代士人隐逸生活的常见象征。这里“谁氏书”未明指具体是哪位先贤之作,但可知是某部经典或文学作品,反映了诗人家庭的文化氛围。

“绿笋可曾抽,银鱼想当馥”两句,则是对家园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这里的“绿笋”和“银鱼”,分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以及水中生灵的活力,而“曾抽”与“当馥”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希望之情。

最后,“尔归语细君,涤圃秫须熟”两句,似乎是在对远方归来的亲人诉说着家园生活的安宁与美好。这里的“细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亲人或知己,而“涤圃秫须熟”则是对田园劳作的一个温馨描写,展现了农事已经进入收获季节,家庭经济的充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家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语言朴实而不失优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收录诗词(32)

孙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中蚬蚌甚佳村妇调羹名曰水菜余珍嗜之作水羹吟

春风一夜浪花起,大蚌小蚌浮江沚。

渔蓑撒网唶嚄音,满载论斗不论斤。

寄语庖厨煮白汤,脱壳击肉和椒浆。

烂蒸鲜美波臣选,倾壶泼面供早膳。

调羹娘子善刀藏,尚方滋味何分辩。

不须更说毳与皛,江南水菜人知少。

总道奇哉君善烹,明日饷君君当扰。

形式: 古风

杨学士廷秀过访

握手别君东渡,衔杯当我西归。

少微星动百里,弹冠亦属忘机。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

水调歌头.玄真子吟

渔钓有遗逸,天子宠玄真。

赐之奴仆,得随妫艳下神京。

几度蘋汀蓼岸,不问金钩无饵,谈笑取冰鳞。

珍重主人意,名我曰樵青。肩兰桨,萦桂棹,出波津。

凌虚上□□□,□□会群真。

卸下绿蓑青笠,付与渔童收管,相与□红尘。

归去又□□,同赏洞中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渔父词和玄真子

平湖千顷浪花飞,春后银鱼霜更肥。

菱叶饭,芦花衣,酒酣载月忙呼归。

形式: 词牌: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