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送南中花木

悟道方知色即空,乐全深得种花功。

愿从真隐师为圃,敢意芳根与乐丛。

陶令欲归三径老,海神更借一帆风。

梁溪异日凭栏处,把酒看花定忆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季明送南中花木》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悟道方知色即空”,开篇便点明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悟道之后,认识到一切外在的色彩与形态皆是虚幻,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空性观念。接着,“乐全深得种花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种植花卉的深厚兴趣和技艺,从中可见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愿从真隐师为圃,敢意芳根与乐丛”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向往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他希望像真正的隐士一样,亲手培育花草,让芳香的根茎与欢乐的花丛相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陶令欲归三径老,海神更借一帆风”引用了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田园,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借海神助航的传说,象征着友情的力量,如同海上的一帆风,帮助诗人实现心中的愿望。

最后,“梁溪异日凭栏处,把酒看花定忆公”两句,预示着未来的某一天,诗人站在梁溪边的栏杆旁,饮酒赏花之时,心中定会怀念起送他花木的朋友。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友情的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苦热行

南方苦暑殊中州,金遇火伏相拘囚。

飞鸢跕跕草木愁,疑在炉冶遭蒸烰。

六龙中天停厥辀,火云突兀烧高丘。

炎风如焚汗翻油,祝融嘘呵不肯休。

赤脚踏冰邈难求,返视絺绤犹狐裘。

行人病暍喘车牛,虽处广厦非所庥。

我欲登彼白玉楼,侧身西望心悠悠。

何当万里来清秋,其帝少昊神蓐收。

飒然风露洗我忧,凉生暑退火西流。

四时代谢如环周,及兹又作徂年谋。

人生寒暑为寇雠,何异疟疠脂髓搜。

有力负走藏壑舟,朱颜绿发安可留。

以静胜躁聊优游,何必远期汗漫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志宏戏兴宗耳疾之作

有病自当医,无垢何须洗。

六解一亦亡,动容皆中礼。

谛观新卷叶,成此清净耳。

悟道得圆通,教体真在此。

虚含十方界,遐迩初无里。

铿然助发机,妙响非外宄。

天人种种声,和会归一已。

奈何物蔽之,问药安可止。

通以智慧刀,濯以功德水。

是病速须除,慎勿听邓子。

形式: 古风

夜坐闻笛

栉栉银云点太清,一天风露月华明。

数声何处吹横笛,引起离家去国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同罗畴老邓季明燕凝翠阁泛碧斋

法界惟心在处安,胜游须信得时难。

云峰远并山峰碧,天影深摇溪影寒。

去国不知流落恨,亲仁且尽笑谈欢。

夜凉风露生舟楫,皓月遥升白玉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