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广帅蒋颖叔留题石室

西江赴海穿双峡,十里寒青半天插。

晴空倒影连明河,滔滔不碍鲸鱼呷。

绞绡高覆紫微冠,翠簟平铺玉皇榻。

中藏石室与嵩台,巨壁棱层老鳞甲。

欲飞未去凤逶迤,将蛰还伸龙匼匝。

浪摇蓬岛何其危,桂塞广寒无乃狭。

大匠不由基构成,洞门大启无人扃。

六月来游乃挟纩,酌酒向口疑冰生。

三溪诘曲愈难涉,举烛但爱烟溟溟。

返似霜缣见山水,画手只许吴生是。

有谁文采如昌黎,物物为我从头记。

自惭才短空冥搜,俚语未足苍崖留。

元戎闻之索大笔,默坐远想书胜游。

凭凌风力若捕虎,窘束景象如缚仇。

那知子厚号雅健,不识谢守为风流。

桓桓斯人富学海,少陵重生谪仙在。

琮琤击玉敲黄金,倚马千言未尝改。

高下岂必世俗知,浩气已充天壤内。

又如淮阴善将略,不战能令敌先败。

暂辞侍从来东南,羊城异日为傅岩。

不唯巴笺吟咏足,即看玉牒功名镵。

滁阳吴公昔曾赋,落落文华精注措。

毛侯亦许送和章,马上横戈写长句。

孰云高要陋且遐,三篇入石神鬼嗟。

愿挥硬画夺剑戟,下视鸟迹初遗沙。

此心虽大虑转小,刻就颇忧龙作蛇。

譬之博奕仲尼与,群儿恶用相识哗。

端溪石工古称妙,年年琢砚供正衙。

刚刀截碑易于砚,龟螭相射生彤霞。

岐山石鼓久缺矣,苦县光和真瘦耶。

流传万本入中国,谁怜此乐瘴水涯。

共探泉石造淡漠,岂忆冠盖追荣华。

公思归乎欲致主,四方飘泊予为家。

予意无留亦无去,等将幻质随杨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室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石室的宏伟与神秘,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宁静。

首句“西江赴海穿双峡”,以西江水穿峡而行,象征着石室所在之地的险峻与壮观。接下来,“十里寒青半天插”描绘了石室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冲击。接着,“晴空倒影连明河”则通过倒影的描绘,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仿佛明河与天空相连,增添了诗的意境。

“滔滔不碍鲸鱼呷”一句,以鲸鱼在波涛中自由畅饮,象征着石室周围的环境虽壮阔却并不妨碍生命的存在,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包容。接下来,“绞绡高覆紫微冠,翠簟平铺玉皇榻”两句,分别以丝绸和翠竹比喻石室的装饰,形象地描绘了石室的奢华与精致。

“中藏石室与嵩台,巨壁棱层老鳞甲”则进一步描绘了石室内部的结构和装饰,以及墙壁上可能雕刻的图案,充满了神秘色彩。接下来,“欲飞未去凤逶迤,将蛰还伸龙匼匝”两句,以凤凰和龙的形象,象征着石室内可能存在的神话或传说,增添了诗的浪漫与幻想。

“浪摇蓬岛何其危,桂塞广寒无乃狭”两句,通过对比蓬莱岛的危险与桂塞广寒宫的狭窄,表达了对石室所在之地独特魅力的赞美。接下来,“大匠不由基构成,洞门大启无人扃”两句,以大匠不需基座就能构建出洞门,强调了石室的自然与神奇。

“六月来游乃挟纩,酌酒向口疑冰生”两句,描绘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进入石室也能感受到清凉,体现了石室的独特气候条件。接下来,“三溪诘曲愈难涉,举烛但爱烟溟溟”两句,通过描述曲折的小溪和朦胧的烟雾,营造了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

“返似霜缣见山水,画手只许吴生是”两句,以霜缣(一种丝织品)上的山水画,比喻石室内的装饰艺术,赞美了其高超的技艺。接下来,“有谁文采如昌黎,物物为我从头记”两句,表达了对诗人才华的赞赏,认为他能够将石室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自惭才短空冥搜,俚语未足苍崖留”两句,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才能有限,无法完全捕捉石室的全部魅力。接下来,“元戎闻之索大笔,默坐远想书胜游”两句,描述了上级官员听到诗后,请求诗人写下更多关于这次游览的诗句。

“凭凌风力若捕虎,窘束景象如缚仇”两句,以捕虎和束缚仇人为比喻,形容诗人在创作时的自由与限制。接下来,“那知子厚号雅健,不识谢守为风流”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诗人风格的欣赏。

“桓桓斯人富学海,少陵重生谪仙在”两句,赞扬了诗人的学问深厚,如同杜甫再世。接下来,“琮琤击玉敲黄金,倚马千言未尝改”两句,以乐器和骏马比喻诗人的才华与速度,表达了对诗人创作能力的高度评价。

“高下岂必世俗知,浩气已充天壤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美和智慧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接下来,“又如淮阴善将略,不战能令敌先败”两句,以军事策略的比喻,赞扬诗人的智慧和影响力。

“暂辞侍从来东南,羊城异日为傅岩”两句,暗示诗人可能即将离开,前往南方的羊城,期待未来能在那里留下更多的足迹。接下来,“不唯巴笺吟咏足,即看玉牒功名镵”两句,表达了诗人不仅在诗歌上有所成就,也期待在历史的石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滁阳吴公昔曾赋,落落文华精注措”两句,提到过去一位名为吴公的诗人也曾在此留下佳作,强调了石室的文化价值。接下来,“毛侯亦许送和章,马上横戈写长句”两句,描述了另一位诗人也在现场创作,增添了诗的丰富性。

“孰云高要陋且遐,三篇入石神鬼嗟”两句,表达了对石室所在之地的赞美,认为即使是偏远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愿挥硬画夺剑戟,下视鸟迹初遗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用硬笔描绘出更加壮丽的画面,超越自然界的痕迹。

“此心虽大虑转小,刻就颇忧龙作蛇”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既渴望表达宏大的思想,又担心作品不够完美。接下来,“譬之博奕仲尼与,群儿恶用相识哗”两句,以棋局比喻诗人的创作过程,强调了其深思熟虑与独到见解。

“端溪石工古称妙,年年琢砚供正衙”两句,赞扬了端溪石工的技艺,以及他们制作的砚台被用于官府。接下来,“刚刀截碑易于砚,龟螭相射生彤霞”两句,通过描述雕刻碑文的过程,展示了石工的精湛技艺。

“岐山石鼓久缺矣,苦县光和真瘦耶”两句,提到了古代的石鼓和光和碑,表达了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怀念。接下来,“流传万本入中国,谁怜此乐瘴水涯”两句,表达了对石室文化价值的认可,以及对石室所在地区独特文化的关注。

“共探泉石造淡漠,岂忆冠盖追荣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探索自然之美,远离世俗的喧嚣。接下来,“公思归乎欲致主,四方飘泊予为家”两句,暗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予意无留亦无去,等将幻质随杨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变化的接受,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石室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奉和梧守蔡希蘧留题石室

叠石棱层万寻碧,老仙自作琉璃宅。

翛然一径出人寰,北斗三台无咫尺。

大岩杳杳吞沧溟,小窦疏疏吐朝日。

芙蓉羃沥乳成花,鳞鬣摧颓龙蜕骨。

危弦脆管递仙飙,烂锦轻绡变云物。

二李能书玉钮悬,僭鋹未是真王质。

人亡国变今几年,唯有文章记崷崒。

胜游况遇中郎孙,诗拟杜陵相彷佛。

洪河喷作三门流,突骑长驱五千匹。

令人惊嗟但缩手,近世雄豪无此笔。

不唯险韵难追攀,学道输君先得一。

形式: 古风

奉和蔡希蘧鹄奔亭留别

栏干去天无一尺,帘外三山蘸天碧。

樽倾浊酒延故人,拂拂轻寒添暮色。

双鹄飞奔迹已陈,满庭细草自涵春。

孤城不复有冤气,法座垂衣逢圣神。

惟君万里分符去,苍梧之邦舜游处。

九疑七泽皆相连,墨海濡毫写长句。

又如李白才清新,无数篇章思不群。

挺特千松霜后见,孤高一笛陇头闻。

我于诗学非无意,黄芦不并琅玕翠。

漫甘薄禄养残年,两鬓垂丝成底事。

声出还吞泪如雨,同气相求别离苦。

老来频寄一行书,江边鱼雁无今古。

形式: 古风

南安刘太守席上劝曾叔达酒

金盏莫辞琼液满,宝檠休嫌灯焰短。

圆荷翻雨碧云香,小妓近人红玉暖。

百年流转能几时,一日相逢须款款。

扁舟明发下前滩,此会清吟应亦罕。

形式: 古风

劝君归示南康太守吴子正

劝君归,腰下悬金禄及儿。

家有良田秫稻肥,种菜结实栗与梨。

江山满目烟云披,长年之乐吾无羁。

何须七十乃言归,行将七十能几时,分符持节力已疲。

才德及人固无尽,此身抱病欲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