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岳阳楼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形式: 古风

翻译

洞庭湖水深广八百里,岳阳楼高高耸立在湖边。
天空广阔,大地遥远,让人心胸开阔,有位游客迎风站立,徘徊不定。
此时正是隆冬时节,天色昏暗,令湘君的灵魂倍感凄凉。
楼阁的栏杆仿佛落在云雾之外,湖面浩渺,似乎担心会翻转天地。
将来清朗的夜晚,如玉镜般的湖面明亮,仿佛有仙人踏月而行。
明天早晨,露珠洗净了湖泽的寒气,万顷湖面一片银白,天色浑然一体。
我尚未见过如此美景,期待将来乘船游览,那时我还未老去。

注释

涵浸:包含浸润。
跨:跨越。
豁疏襟:心胸开阔。
徙倚:徘徊。
穷冬:严冬。
湘君: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层栏:多层的栏杆。
旋乾坤:颠覆天地。
清霄:清朗的夜晚。
玉鉴:如玉的镜子。
露华:露珠的光泽。
扁舟:小船。
吾未老:我还未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洞庭湖如同一面巨镜,反射着八百里的辽阔与神秘,而岳阳楼则像是一座连接天地的桥梁,高耸而挺拔。诗人站在这座楼上,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开阔无垠的画面,天地相接,云卷云舒,诗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广袤之中,与自然合为一体。这里的“有客”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站在楼上,借着风的力量,让自己的心灵得以飞扬。

然而,随后的"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一句,却转入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这里的“穷冬”、“天气昏”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又哀伤的情绪,而“惨淡愁杀”则是诗人对于过去英勇事迹的感慨,似乎能够感受到那位历史人物——湘君,也就是岳阳楼的守将,在这座楼上留下的孤独与悲壮。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象,层层叠叠的栏杆被轻纱般的云雾所环绕,这里“浩荡”一词,用以形容湖水之阔大,让人不禁生出敬畏之心。

接着,“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一句,则是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憧憬。在不同的时间,这片天地或许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色,洁净如玉的天空与透明如水的月光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能够看见那些飞翔于月路之上的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这两句,是对新的一日曙光下景象的描绘。清晨的露珠如同珍珠一般散布在大地,万道寒光在蓝天之下交织成了一片辉煌。

最后,“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是诗人对于美景的向往与对生命力的坚持。尽管眼前所见已是如此壮观,但他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还会有机会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而那时,他仍旧不会感到疲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虎丘

海甸平无际,突阜如踞虎。

杉松閟岩壑,殿阁焕藻黼。

老眼凌云烟,吴会略可俯。

昔游恍如昨,岁月不胜数。

老矣惬重来,病倦喜欲愈。

况复偕贤彦,清樽侑歌舞。

高谈闻善谑,锦绣落英吐。

篱菊粲佳节,山屐霁淫雨。

蜀客万里外,艰虞棘肺腑。

摧颓已无气,赖此作一鼓。

却欲挽长江,快意洗天宇。

且复置是事,秋风送归橹。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题香积寺

拨草詹风日,招提重访寻。

雪如将路断,云实助山深。

密印传初祖,英风嗣少林。

我来聊借榻,静夜听龙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郭信可琴中趣轩

泠泠接吾耳,尘尔非真精。

大音寂无响,瓦砾如雷鸣。

古今滞迷妄,溜溜尘所萦。

落叶随水去,颠风吹残英。

道人了本源,超然契无生。

销镕天所假,浩荡还空明。

视听非耳目,况复求音声。

竹木閟渔社,衡茅落初营。

杖藜候晚收,曳履看春耕。

无为万物逝,不言四时行。

情尘泯绝处,大地皆䪫韺。

渊明出醉语,能与此理并。

见之偶一笑,呼儿署南荣。

莫作如是观,吾轩本无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涪陵杨彦广薰风亭

身世如浮云,百年一飘忽。

古人事业在,已腐蒿里骨。

惜哉薰风亭,劲翰俨突兀。

想当挥洒际,浩气涨溟渤。

迄兹变故后,同好亦泯没。

散帙落危睇,作亭焕新揭。

超然盛德后,清芬念贻厥。

亦闻爽垲地,山水皆秀发。

旷荡敞遐眺,葱茜罗翠樾。

胜游集簪履,有酒备百罚。

异时太真园,绛树山硉矹。

吾其解烦鞅,长风卧烟筏。

问津鸥鸟外,亭上散白发。

飘飘揖薰风,解带脚不袜。

咀嚼清冰圆,内洗肝肺渴。

呜呼苍梧远,瑶琴久衰歇。

于焉慰永怀,森森来披拂。

耿耿入疏襟,更欲迟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