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路.赋得“手倦抛书午梦长”,效柳耆卿体,并次其韵

未天晚。耐困人昼永,诗书抛乱。

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

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曾经惯。

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

怅望碧溪流水,好梦醒、难抬倦眼。

细思量处,又惹下、暗愁无限。

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

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遗。

形式: 词牌: 阳台路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午后的慵懒与思绪。开篇以“未天晚”点明时间,暗示主人公尚未到日落时分便已感到疲倦。接着,“耐困人昼永”进一步强调了午后的漫长与慵懒之感。“诗书抛乱”则透露出她对阅读的厌倦,选择逃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掩纱厨、隐几南窗,神逐水沉香远”描绘了她躲进南窗下的场景,窗外飘散着水沉香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莲漏丁丁,一枕梦游,柳憨花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机,梦中的游历与现实的温暖交织在一起。

“曾经惯。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桃源之地,但人已散去,只剩下回忆。“怅望碧溪流水,好梦醒、难抬倦眼”则抒发了对美好梦境破灭的遗憾与无奈,即使醒来,也难以睁开疲惫的眼睛。

“细思量处,又惹下、暗愁无限”表明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每深入思考一次,就增添了一份无法言说的忧愁。“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描绘了她对远方人的思念,以及周围环境的凄美,绿树成荫的幽静小馆似乎成了她心灵的寄托。

最后,“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遗”表达了她被外界事物所打扰,从梦中惊醒,同时也暗示了她试图寻找解脱或消遣的方法,但最终可能仍会陷入孤独与思考之中。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在午后时光中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云林嘱题薰笼美人图

窗外雪昏昏。人倚薰笼昼掩门。

寒恋重衾眠不起,氤氲。一瓣心香谁与焚。

写出画中身。浅黛愁含隔宿痕。

彷佛思量多少事,消魂。何处行云梦不真。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喝火令.己亥惊蛰后一日,雪中访云林,归途雪已深矣。遂拈小词,书于灯下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樽。

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

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

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形式: 词牌: 喝火令

柳梢青.题寒月疏梅图

老干横斜。一枝初放,低护檐牙。

雪后黄昏,吹来何处,怨笛哀笳。冰姿不共凡葩。

照流水、清心自夸。冷淡花光,朦胧月影,深院谁家。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西子妆.三月十三,邀余季瑛、吴孟芬、钱伯芳、陈素安诸姊妹小集红雨轩看海棠,用吴梦窗韵

风信几番,半春过了,绛雪吹成香雾。

待看草色入帘青,敞疏窗、小轩花坞。东风慢舞。

更分付、留春且住。愿年年,到花开时候,良朋如许。

休轻误。有限韶华,不许匆匆去。

蓬门花径为君开,隔春阴、海棠盈树。拈题索句。

莫辜负、阳春同赋。最关心、万点禁风薯雨。

形式: 词牌: 西子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