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合流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

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

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

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

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

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大禹开凿山脉河流,使得四方水流畅通
水道蜿蜒经过凤凰宫阙,最终汇聚于皇家都城
天空倒映在广阔的水面,水声带着古老的韵律
江河日夜流淌,汇入大海时则显得谦逊柔和
顺应自然,石头可以投入水中,时机合适时船只也能承载
我羡慕鱼儿自由,临近水边想要垂钓

注释

禹:大禹。
凿:开凿。
山川:山脉河流。
凤阙:凤凰宫阙。
皇州:皇家都城。
天影:天空倒影。
寒声:古老的水声。
谦柔:谦逊柔和。
投石:投入水中。
载舟:承载船只。
羡鱼:羡慕鱼儿。
垂钩:垂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开阔的山川地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豁达。诗中“禹凿山川地”一句直接点明了古代圣王禹的伟业,即开辟河道、治理水患之事,从而引出四水合流的壮观景象。

"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中,“萦回”形容山势曲折,如同美丽的女子发髻;“凤阙”则是对山名的拟人化表达,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高贵。四水汇聚后流向“皇州”,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更寓意着一种文化和政治中心的繁荣。

"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水景,天空的倒映在水中形成长长的波纹,而“寒声”则透露出时间的久远与自然之声的肃穆。

"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一句通过对昼夜变化的忽略和对归宿时的谦逊态度的描绘,表达了水流不分昼夜地向前推进,最终回归大海时的顺应与柔和。

"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则是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洞察与顺应,从“投石”到“载舟”,展示了水流力量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随时节而异的适应性。

最后,“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羡慕,以及即将开始的捕鱼行动。这不仅是对自然生灵的一种向往,也是对一种简单、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河流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力的旺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顺应自然、追求心灵平和的态度。

收录诗词(2)

李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水不扬波

明朝崇大道,寰海免波扬。

既合千年圣,能安百谷王。

天心随泽广,水德共灵长。

不挠鱼弥乐,无澜苇可航。

化流沾率土,恩浸及殊方。

岂只朝宗国,惟闻有越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白衣叟途中吟二首(其二)

厌世逃名者,谁能荅姓名。

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其一)四丈夫同赋

鸟啼莺语思何穷,一世荣华一梦中。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文章高韵传流水,丝管遗音托草虫。

春月不知人事改,闲垂光影照洿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其二)四丈夫同赋

桃蹊李径尽荒凉,访旧寻新益自伤。

虽有衣衾藏李固,终无表疏雪王章。

羁魂尚觉霜风冷,朽骨徒惊月桂香。

天爵竟为人爵误,谁能高叫问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