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帅见和亦复次韵

九日心飞类琯灰,龙山直上好楼台。

老身稚子扶将去,胜地元戎借得来。

酒似朝霞披雾散,诗如秋菊艳霜开。

至今研席珠玑满,莫道登高寂寞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重阳节我的心就像琯灰般飞扬,直奔龙山欣赏那里的美景。
年迈的我带着幼子一同前往,这佳地原是元帅所借来的赏景之处。
美酒如同朝霞穿透晨雾,诗篇犹如秋菊在寒霜中绽放。
直到如今书斋里还满是珍贵的诗文,不要说登高只让人感到孤独。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琯灰:古代乐器琯的灰烬,比喻心情激昂。
元戎:古代对高级将领的尊称。
研席:书桌,这里指书房。
珠玑:比喻优美的诗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吴帅见和亦复次韵》,表达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欢乐气氛以及与友人酬唱的雅兴。首句“九日心飞类琯灰”描绘了诗人内心因节日而激动的心情,犹如古代祭祀时的乐器琯灰飞扬。次句“龙山直上好楼台”则写出诗人兴致勃勃地直上龙山,欣赏壮丽的楼阁景色。

“老身稚子扶将去”一句,展现出家庭和睦,老少同乐的温馨画面。诗人带着家人一同前往,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家庭团聚的喜悦。“胜地元戎借得来”则赞美了吴帅慷慨提供佳地,使得众人得以共享美景。

“酒似朝霞披雾散,诗如秋菊艳霜开”运用比喻,形容美酒如朝霞般绚丽,诗篇如秋菊在寒霜中绽放,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最后两句“至今研席珠玑满,莫道登高寂寞回”表达了诗人对今日聚会的文采斐然感到满足,鼓励大家不要因为登高而感到孤独,因为佳作满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赏景为背景,融合了节日氛围、家庭亲情、友情互动以及文学创作的愉悦,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吴傅朋送惠山泉两瓶并所书石刻

锡谷寒泉双玉瓶,故人捐惠意非轻。

疾风骤雨汤声作,淡月疏星茗事成。

新岁头纲须击拂,旧时水递费经营。

银钩虿尾增奇丽,并得晴窗两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坐进堂

茅宇净扫地,竹炉深炷香。

一枝藤倚壁,六尺簟敷床。

门掩人声寂,帘垂昼景长。

跏趺便终夕,端不负兹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张耆年教授置酒官舍环碧散步上园煎桃花茶

何许清尊对物华,广文官舍似僧家。

向人只合供谈笑,领客犹能办咄嗟。

光动杯盘环碧水,香随珠履上园花。

公如不厌过从数,但煮东坡所种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投壶

连朝赐沐吏功休,请以陶壶竹矢投。

整整斜斜森剑戟,纷纷藉藉委戈矛。

坐人各自庆多马,老子不惟输一筹。

中否何关兴废事,天公应解笑齐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