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

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

对持真境应无取,分付空门又未能。

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绮霞层。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绩春光识紫藤。

每到花枝独惆怅,山东惟有杜中丞。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华丽,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与情怀。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 这两句描写的是花开如锦,一片繁盛之景。光线透过花瓣,如同千盏灯火照耀着双眼,让人心生爱恋,不禁被这种美景所征服。

“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 这里写的是花儿在晴朗的阳光下更显得娇艳欲滴,色彩交织如同醉人的春酒,令人沉醉。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诗人形容的是微风轻拂,花香随之弥漫,犹如天降的甘露与花的芬芳交融在一起,美得让人难以忘怀。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 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隐藏于深处、未被发现的小花的怜悯之情。同时,也描写了蝴蝶早已发现这些美丽的角落,它们在花间翩翩起舞。

“对持真境应无取,分付空门又未能。” 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物外的哲思,尽管面对这般美景,也不必贪图索取。然而,如何将这种境界传递出去,却又是一件难事。

“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绮霞层。” 诗人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花朵在阳光下的样子,如同火焰般燃烧,而水边的倒影,则如同绮丽的云霞一般迷离。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绩春光识紫藤。”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晚开花儿的怜悯,以及对早已认识那些在春日里显露头角的紫藤的赞赏。

“每到花枝独惆怅,山东惟有杜中丞。”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每当看到花枝独自摇曳时,就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朋友——杜中丞,而那时只有他在山东。

这首诗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和汴州令狐相公白菊

兔园春欲尽,别有一丛芳。

直似穷阴雪,全轻向晓霜。

凝晖侵桂魄,晶彩夺萤光。

素萼迎风舞,银房泫露香。

水晶帘不隔,云母扇韬铓。

纨袖呈瑶瑟,冰容启玉堂。

今来碧油下,知自白云乡。

留此非吾土,须移凤沼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一)

文物京华盛,讴歌国步康。

瑶池供寿酒,银汉丽宸章。

灵雨含双阙,雷霆肃万方。

代推仙祚远,春共圣恩长。

凤扆临花暖,龙垆旁日香。

遥知千万岁,天意奉君王。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二)

鸳鹭彤庭际,轩车绮陌前。

九城多好色,万井半祥烟。

人醉逢尧酒,莺歌荅舜弦。

花明御沟水,香暖禁城天。

赐宴文逾盛,徵歌物更妍。

无穷艳阳月,长照太平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三)

云陛临黄道,天门在碧虚。

大明含睿藻,元气抱宸居。

戈偃征苗后,诗传宴镐初。

年华富仙苑,时哲满公车。

化入絪缊大,恩垂涣汗馀。

悠然万方静,风俗揖华胥。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