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僧人释敬安所作的《安贫吟·代南溪山人作》,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甘于淡泊、安于山林生活的场景。诗中通过描述简陋的生活条件——寒岩灶冷、穷井积雪、粗朴的床榻和小屋,展现了诗人对物质匮乏的坦然接受。然而,他强调精神上的富足,即使衣食不足,也无世俗琐事烦扰,能在贫贱中找到乐趣,欣赏风月,享受自然。
诗人有时会手持杖杖,如仙人般追逐白鹤,头戴箬笠,仿佛要补缀青天,展现出超脱尘世的逍遥。在古松下弹奏琴弦,或是躺在梅花之下吟诵诗篇,他的心灵自由自在,如同孤云般随性。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清贫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