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汾湖分得溪字

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

花下停歌听鹦鹉,行间把酒引玻璃。

绯桃照眼春无赖,石洞关云路转迷。

金粟弹筝银甲冷,珠帘度曲翠眉低。

锦帆捲浪风生座,罗袜生尘草被堤。

屡舞不妨飞野鸟,醉归遮莫报邻鸡。

梵王台殿空陈迹,鲍氏池亭忆故栖。

铁笛吹残山月白,竹枝唱过驷桥西。

形式: 排律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陆宣在汾湖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交织。首联“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以清新之笔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翠绿的岩石、亭台楼阁与鲜艳的棠梨树相映成趣,上宾乘舟穿越柳溪,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颔联“花下停歌听鹦鹉,行间把酒引玻璃”则进一步展现了游玩中的欢愉场景,花丛中暂停歌声,倾听鹦鹉的啼鸣,行进间举杯畅饮,仿佛与透明的琉璃杯共舞,将自然与艺术之美融为一体。

颈联“绯桃照眼春无赖,石洞关云路转迷”描绘了春日里绯红桃花的绚烂与石洞云雾缭绕的神秘,春色撩人,道路难寻,却也增添了探险的乐趣与诗意的遐想。

尾联“金粟弹筝银甲冷,珠帘度曲翠眉低”通过乐器和音乐的描写,展现了高雅的艺术享受,金粟弹筝,银甲冰凉,珠帘轻摇,翠眉低垂,音乐之美与自然之静谧和谐共生。

接下来,“锦帆捲浪风生座,罗袜生尘草被堤”描绘了船只在波浪中航行,锦帆翻动,微风拂面,罗袜轻触草地,尘土飞扬,生动地表现了水上的动态美与地面的静态美。

“屡舞不妨飞野鸟,醉归遮莫报邻鸡”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游玩中尽情舞蹈,不惧野鸟飞过,即使醉归也不怕惊扰邻家鸡犬的生活,体现了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游玩心境。

最后,“梵王台殿空陈迹,鲍氏池亭忆故栖”回顾了历史遗迹,梵王台殿虽已成废墟,但鲍氏池亭仍让人怀念往昔的栖息之地,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铁笛吹残山月白,竹枝唱过驷桥西”以铁笛吹奏,山月皎洁,竹枝歌唱,驷桥西边,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宁静与和谐画面,以音乐和自然之声结束全诗,余音袅袅,韵味悠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活动、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游历山水、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收录诗词(2)

陆宣(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汾湖分得上字

楼船载酒汾湖上,万顷玻璃绿新涨。

玉箫檀板馆娃吹,铜鼓云璈仙侣倡。

凉蜜金盘荔子浆,紫驼银瓮蒲萄酿。

挑心大舞天魔宫,分班小摆花神仗。

人坐盘陀古翠岩,鹤立海棠青锦障。

醉挥玉麈夺诗魁,气喷铁龙驱酒将。

三五朱扉流水香,十二阑干花气王。

归来凉月白纷纷,涌出云涛三万丈。

形式: 古风

游汾湖分得花字

青帘画舫载吴娃,皛皛行云十里赊。

湖光远带柳溪水,春色好在桃源家。

十幅锦帆风正健,一声铁笛月初斜。

玉壶香醪兴未尽,更醉海棠嘉树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汾湖分得如字

今朝好天气,天朗阴云舒。

湖中朱雀舫,花下碧油车。

题诗过子建,鸣琴续相如。

四美古难具,馀欢重踌躇。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游汾湖

武陵溪上花如锦,花气熏人如酒浓。

箫声时倚镆铘铁,云影忽落琉璃钟。

小娃传令覆莲掌,游子掀篷照玉容。

汾湖归来夜何许,明月近挂青螺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