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承事挽词五首(其四)

霜髯碧眼照华灯,夹道游人避履声。

曾是元宵随步月,西风何忍见铭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夜晚的景象,通过“霜髯碧眼”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老人的外貌特征,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沉淀。"照华灯"三字,不仅写出了老人与灯火相映的场景,也寓意着老人虽已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明亮与温暖。

接着,“夹道游人避履声”一句,通过“避履声”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周围人群对老人的尊敬与避让,更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仿佛连空气都因老人的存在而变得凝重。这不仅体现了老人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人们对其人格魅力的认同与敬仰。

“曾是元宵随步月”一句,将回忆拉回往昔的元宵佳节,那时的老人或许也曾与家人、朋友一同赏月、游园,享受节日的欢乐与温馨。这一句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变迁。

最后,“西风何忍见铭旌”一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西风以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不舍。铭旌,古代葬礼中竖立的标志,象征着逝者的身份与地位。西风不忍直视铭旌,实际上是对逝者离世的惋惜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祝福与安息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老人形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缅怀的主题,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翁承事挽词五首(其五)

楼阁溪山两斗雄,中横千丈未雩龙。

当时令尹儿啼处,依旧东流绕七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泊舟延平二绝(其一)

野梅飘尽喜春归,又见溪桃片片飞。

醉卧暖风呼不醒,乱红无数点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泊舟延平二绝(其二)

星河不动水东流,夜影摇空逼钓舟。

梦破沧浪歌在耳,欲寻溪友向烟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寓漳南静众寺三月晦信步到庵亭旷望久之聊寄所感

意行不知远,倚杖嚣尘外。

南州风物繁,此地溪山会。

俯窥城市喧,蚁垤几成坏。

只尔可忘情,未用旋吾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