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巷黄昏,暗尘低衬雕轮转。
疏帘小院正西风,霜气催新雁。倚壁银缸乍剪。
画秋痕,露浓香浅。小窗月上,若聘幽兰,天然仙眷。
九陌烟花,艳桃秾李争寻遍。
怜伊高格不宜时,淡处知谁见。尚有词人醉眼。
但相对、无言自远。愿留残墨,添注寒泉,写成长卷。
不详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问秋来何处,向晚阴阴,入夜潇潇。
已苦难消领,况离筵酒醒,独枕心焦。
故人送我千里,情梦碎寒潮。
叹绮阁挑灯,篷窗拥被,各自无聊。兰桡。
系荒渡,念岁岁江湖,蓬泛萍飘。
一掬相思泪,化明珠零乱,洒向蘅皋。
图画未忍重看,尝惯可怜宵。
待共语羁愁,芦华万叠飞雁高。
杨柳章台,早香絮落尽,游丝空结。
庭院谁伴吹箫,黄昏奈何月。
春去也、珠帘似雾,便钗影钏声都灭。
灼泪难封,蛮腰易减,鹦鹉休说。
恨当日、匆促分携,到事后、思量更凄绝。
难讳那时薄幸,对残灯呜咽。何处采、蘼芜怨绿。
问断红、愿化蝴蝶。毕竟世短情长,未能成佛。
过清明、一番轻软,新黄都在垂柳。
东风细逐平芜远,吹送钿车罗袖。春似绣。
都付与、才人滴粉搓酥手。绯桃谢否。
乍急雨跳珠,飞花湿锦,幽涧玉琴奏。
江南望,空自登临念旧。沈酣聊学犀首。
新亭无限河山泪,遣恨暂销杯酒。莺燕瘦。
怅六代、琼枝又到飘零后。闲鸥梦久。
待笛谱同修,渔篷稳坐,尘事且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