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五妃墓

东风骀荡天气清,载驰骢马春巡行。

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峥嵘。

路旁老人为余泣,当年一线存前明。

天兵既克澎湖岛,维时台海五烈皆捐生。

至今坏土都无恙,谁为守护劳山精。

云封马鬣连衰草,四围怪石争纵横。

时闻鬼母悲啼苦,想见仙娥笑语声。

岁岁里民寒食节,椒浆频奠陈香羹。

满目荒凉已感叹,更听此语尤伤情。

有明岁晚多节义,樵夫渔父甘遭烹。

岛屿最后昭英烈,顽廉懦立蛮妇贞。

田横从死五百皆壮士,吁嗟乎,五妃巾帼真堪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五妃墓的哀悼与追忆,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英勇精神的颂扬。诗人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骑着骏马巡视,途经刺桐花下,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坟墓,周围是荒凉的景象,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诗人通过路旁老人的讲述,得知这墓地与明朝的历史紧密相连,当年的抗争与牺牲,如今只剩下荒草与怪石,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诗中提到的“云封马鬣”、“四围怪石”,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荒凉与静谧,仿佛能听到鬼母的悲泣和仙娥的笑声,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每年的寒食节,当地百姓会前来祭奠,以椒浆和香羹的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诗人的目光所及之处,满是荒凉,而听到老人的故事后,更是感到深深的悲伤。五妃作为女性,在历史的洪流中展现出的节义精神,让诗人不禁感慨,她们的巾帼之勇,值得被后人铭记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妃墓及其背后故事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

六十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澄台观海

层台爽气豁双眸,远望沧溟万顷收。

赤雾衔将红日暮,银涛拍破碧云秋。

鲲鹏飞击三千水,岛屿平堆十二楼。

极目神州渺无际,东南形胜此间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赤嵌夕照

夕阳斜映赤嵌城,海国波恬一水平。

岛上人家烟树里,苍痕绿影护雕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鲫潭霁月

霁月浮光照,龙潭夜气清。

珠华涵止水,璧影濯流英。

野阔群峰隐,波恬两岸平。

渔灯红照处,短笛弄新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法华寺

爱此泉林好,来游李氏园。

沿溪花覆地,绕径竹成垣。

蝶梦空今古,经声几寂喧。

酒阑酣索句,绝胜入桃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