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章阁学士院照磨林彦广代祀岳镇海渎以诗送之

天子代天理万物,辅相治明神治幽。

赞佐化育两交尽,始得物无疵疠年有秋。

神有狸沈牲币封爵位号祈报古典礼,人则公侯卿相秩禄宠数尊且优。

庙堂燮理未始有乖戾无乃神失职,遂使燕赵旱暵吴越饿莩盈田畴。

九重宵旰念民命,慎简清直乘轩輶。

分诣诸神祠焚玉,尘坌驰突不少留。

恒岳奠畿辅,济渎河内为上流。

矫首东南行,径指会稽秦望游。

衣冠粲庭陛,珂佩锵琳璆。

椒浆桂酒感肸蚃,竹笾木豆罗脯鱐。

焚香早致辞,盥手屡叩头。

润泽善利责望水兴云作雨嘑噏,燥湿申命林麓原隰诸林丘。

我知山灵川后今岁效职致丰稔,不负天子圣虑贻我使者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所作,名为《奎章阁学士院照磨林彦广代祀岳镇海渎以诗送之》。诗中描绘了天子代天治理万物的情景,强调了神明在辅助人间治理中的重要角色。诗人赞美了天子对神明祭祀的严谨与虔诚,以及对公侯卿相的尊崇,同时也揭示了当神职有失时,自然灾害就会随之而来。

诗中提到天子深夜忧虑民生疾苦,派遣使者前往各地神祠进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滋润大地。诗人特别提到了恒岳和济渎,指出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和对东南方向的会稽秦望等地的重视。在祭祀仪式中,文人士大夫们庄重而有序,表达敬意,祈求山川神灵带来丰收。

整首诗语言典雅,富有深意,既体现了对古代祭祀制度的尊重,也表达了对国家福祉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治理者的赞誉。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追和何谢铜雀台妓

寒露泫丘草,悲风漳水声。

黄肠定何许,歌吹徒营营。

穗帐守明月,佳人情不胜。

眠中不得近,痴绝望西陵。

形式: 乐府曲辞

秋弦怨

海风吹凉薄璇宇,桂压钩栏秋作主。

银湾凝月澹游溶,云彩粼粼鶱凤羽。

玉帐悬沙塞梦寒,沙泪啼秋山迸泉。

哀蛬不解论心素,金字空侯挑夜弦。

大漠沙如云,去京三万里。

弦声隔秦城,无路入君耳。

七星西横露漫漫,金刀剪衣丁夜眠。

他日赐金高似屋,嫖姚应是□婵媛。

形式: 乐府曲辞

汉宫怨

赵飞燕,汉春如一日。色映豹尾竿,膏香发鬈漆。

扫粉浴兰云帐底,三十六宫寒似水。

天教痴妒擅浮荣,绿箧缄传还啄矢。

唯馀拥背人,暖梦黄金殿。

西风长信深,尘埋旧纨扇。

形式: 乐府曲辞

两头纤纤(其一)

两头纤纤豪矢鬃,半白半黑月蚀空。

腷腷膞膞叩头虫,磊磊落落真英雄。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