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甫竹隐

竹隐高深处,江南怀玉村。

此老已华颠,清门非市阍。

缓步泉周遭,放眼云吐吞。

野马阅众甫,冥鸿本孤鶱。

经年未能往,梦思疲我魂。

是中夫如何,不以俗谛论。

时来五七字,惨惨感慨存。

想其树扶疏,绕屋夏箨翻。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深处的宁静与幽远,以及诗人对江南怀玉村的深深怀念。开篇“竹隐高深处”,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竹林作为隐逸之地的象征,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江南怀玉村”一句,点明了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接着,“此老已华颠,清门非市阍”两句,通过描述一位老者白发苍苍的形象和清静的门户,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缓步泉周遭,放眼云吐吞”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泉水边,抬头望向云雾缭绕的景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接下来,“野马阅众甫,冥鸿本孤鶱”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飞翔的野马和冥鸿,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高远的精神境界。

“经年未能往,梦思疲我魂”两句,道出了诗人因种种原因未能亲临竹隐之地的遗憾,以及由此引发的梦境中的思念,使得他的心灵疲惫不堪。最后,“是中夫如何,不以俗谛论。时来五七字,惨惨感慨存。”表达了诗人对于竹隐之境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认为它超越了世俗的评价标准,即使只是偶尔写出的几句话,也能触动人心,引发深沉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竹隐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田间

乌麦相看种,黄籼已皆熟。

坳塘无剩水,古径堕枯木。

贫多收刈迟,勤有翻耕速。

整履步大田,扶藜问幽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馀干黄师求北窗诗

陶令一北窗,今古自无对。

折腰岂为米,归来本非退。

平生羲皇心,肯与时向背。

当年五柳传,谁云闭关辈。

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

渊明不吾欺,是中诚可爱。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李礼侍石林

磊磈著胸次,婆娑寄嶙峋。

客来亦置酒,相与悦老身。

晴风吹岷峨,浩荡无边春。

巴江下吴波,软红生帽尘。

回头山房染,石也诚可人。

不知几千人,造化此一真。

只恐断取去,补天费精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官闲

官闲读书馀,倚杖看绿阴。

黄鸟时飞来,临风流好音。

我亦为之喜,夷犹情味深。

世间事乃尔,回首生夕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