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

惭愧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

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

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

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

饮泉齧草当远去,山后山前射生户。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晨我在清澈的池水中解渴,傍晚在深深的围栏中饱睡。
我内心充满惭愧,感激主人的恩惠,除非舍弃生命,否则难以回报这样的大德。
主人给予恩惠从不期待回报,你为何会被捕获呢?
南山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我想让你自由地生活在山边。
岩石上的积雪融化,泉水潺潺流下,山谷间的风带来花草的香气。
你应该喝足泉水,嚼食青草,然后远远离开,因为山后山前有打猎的人。

注释

朝:早晨。
渴:口渴。
清池:清澈的池塘。
暮:傍晚。
饱眠:充分睡眠。
栅:围栏。
惭愧:内心感到羞愧。
杀身:牺牲生命。
施恩:给予恩惠。
网罗:捕捉,比喻陷入困境。
南山:南山,指代远处的山脉。
蔼蔼:温暖明媚的样子。
山之傍:山边。
岩崖:岩石悬崖。
飞泉:飞流的泉水。
涧谷:山谷。
射生户:打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驯鹿》,通过对驯鹿的生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鹿的怜悯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首句“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展现了鹿的日常生活,清晨饮水,傍晚归栏,生活简朴。接着,“惭愧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流露出鹿对主人恩惠的感激之情,认为除非牺牲自己,否则难以回报。

诗中“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表达了诗人对鹿被捕获的同情,认为主人虽然仁慈,但无辜的生命仍遭捕获,令人惋惜。接下来的诗句“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表达了诗人希望将鹿放归自然,让它在山林间自由自在。

“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描绘了山间的美好景象,寓意着鹿在自然环境中的惬意生活。最后两句“饮泉齧草当远去,山后山前射生户”再次强调鹿应远离人类的捕猎,隐含对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呼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驯鹿的视角,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

北园数亩官墙下,嗟我官居如传舍。

滹沱北渡马踏冰,西山病归花已谢。

落英不见空绕树,细草初长犹可藉。

空园一锁不复窥,不觉芳蹊繁早夏。

隔墙时时闻好鸟,如得嘉客听清话。

今朝试去绕园寻,绿李横枝碍行马。

蒲萄忆见初引蔓,翠叶阴阴还满架。

红榴最晚子已繁,犹有残花藏叶罅。

人生有酒复何求,官事无了须偷暇。

古云伏日当早归,况今著令许休假。

能来解带相就饮,为子扫月开风榭。

形式: 古风

初食车螯

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

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

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

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夷华。

于时北州人,饮食陋莫加。

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

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

南产错交广,西珍富邛巴。

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

溪潜细毛发,海怪雄须牙。

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

此蛤今始至,其来何晚邪。

螯蛾闻二名,久见南人誇。

璀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

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

共食惟恐后,争先屡成哗。

但喜美无厌,岂思来甚遐。

多惭海上翁,辛苦斲泥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初食鸡头有感

六月京师暑雨多,夜夜南风吹芡嘴。

凝祥池锁会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

争先园客采新苞,剖蚌得珠从海底。

都城百物贵新鲜,厥价难酬与珠比。

金盘磊落何所荐,滑台拨醅如玉醴。

自惭窃食万钱厨,满口飘浮嗟病齿。

却思年少在江湖,野艇高歌菱荇里。

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美。

一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为可喜。

何时遂买颍东田,归去结茅临野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