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府大堂联

地重邠歧,礼乐务还醇厚;

学宗邹鲁,文章须探本原。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以“地重邠歧,礼乐务还醇厚;学宗邹鲁,文章须探本原”为内容,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文化元素,展现了对古代文明的尊崇与追忆。

“地重邠歧”,指邠州岐山之地,这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礼乐务还醇厚”,强调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应注重恢复和弘扬古代的礼仪与音乐,使之更加淳朴、厚重,体现对传统美德的尊重与传承。

“学宗邹鲁”,邹鲁之地,指的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家文化的中心。“文章须探本原”,则强调了在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中,应当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本原理,追求真理,展现了一种求知若渴、崇尚学术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敬仰,也蕴含了对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思考与期待,倡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收录诗词(1)

陈治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论勋业实近代所稀,如刘汉武侯,如李唐邺侯,一老慭遗,哀思何只同岘首;

著文章亦超世独立,是东亚理学,是西欧哲学,千秋鉴在,风度犹应抱曲江。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记当年持节南来,学中选士首吾乡,同里九人,感公知遇;

慨此日骑箕西去,海内微师将谁任,大名千古,动我追思。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国家大疑难,取决方待元公,象阙宪章新,万里河山存带砺;

昭代数文襄,勋业独艰先哲,宗臣遗像在,千秋风雨感精灵。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年六十遽赋骑箕,慨经济文章,垂老靳施终是憾;

路五千莫由执绋,论名臣儒行,本朝何传不须公。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