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过沈齐别业

暮蝉频响胜闻歌,白石床清藓色和。

径冷独留寒菊在,树疏分得夕阳多。

沙泉月澹曾栖雁,篱落烟微半著莎。

谁问寂寥诗景趣,竹扉时有野僧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宋朝赵湘所作的《暮秋过沈齐别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暮蝉、白石床、寒菊、夕阳、沙泉、篱落、野僧等,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氛围。

首句“暮蝉频响胜闻歌”,以蝉鸣比作歌声,既突出了蝉声的频繁与悦耳,也暗示了秋天的来临。接着,“白石床清藓色和”一句,通过“白石床”与“藓色和”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为后文的静谧气氛埋下伏笔。

“径冷独留寒菊在,树疏分得夕阳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孤寂。寒菊独自开放,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而稀疏的树木则将更多的夕阳映照在地面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沙泉月澹曾栖雁,篱落烟微半著莎”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沙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偶尔栖息的雁群增添了季节的变换感;而篱笆边的轻烟与莎草的点缀,则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最后,“谁问寂寥诗景趣,竹扉时有野僧过”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静谧美景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人迹罕至的别业中,偶尔会有隐士来访,共同品味这份孤独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寂静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怀。

收录诗词(120)

赵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主簿之任南陵

无叹徒劳向宦途,不群气岸有谁如。

南陵暂掌仇香印,北阙终行贾谊书。

且喜江山寻胜境,莫辞韦杜别幽居。

少年跃马同星使,免得诗中道跨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远行

古有悲秋篇,远行第三句。

人情重辞家,客意倦长路。

征马陟前冈,栖乌集乔树。

惨淡层阴生,号呼劲风怒。

匣琴徒自携,杯酒与谁遇。

衣带缓于前,衣香非复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百舌鸟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

饶伊饶舌争先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游瞩

旻宇斗澄霁,池台始登临。

幽芳无艳质,爽籁有真音。

閒云乍明灭,寒鶒忽浮沈。

青山晴好望,白道细堪寻。

疏蝉嘒急管,跃鲤应鸣琴。

微风猎椒桂,快哉一披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