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名为《鱼门编修曩以一诗送仆南归今失其槁更向仆钞取因并一诗寄之》。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与对儒家传统的尊崇。
首联“六艺高论玉麈挥,百家杨秉莫能非”描绘了诗人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根基,挥洒自如地发表高深的学术见解,对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评判,显示了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颔联“欣登云阁仍簪笔,却送春艎忆钓矶”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在高处的云阁中仍不忘记录心得,同时又回忆起往昔垂钓的时光,暗示了他对自然与学术之间和谐关系的向往。
颈联“再应徵书丞相老,三为祭酒大夫稀”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被朝廷征召的期待与对官职的淡然态度。他两次被丞相邀请,三次担任祭酒(古代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但这些对他来说并非追求的目标,体现了他对于学术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尾联“圣朝举欲留儒者,岂得归田志不违”表明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守学术与道德原则的决心,即使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也绝不违背自己的初心和志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还传达了对儒家传统价值的深刻认同和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