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端拥出水精毬,清逼银河不敢流。
自开辟来同此月,最分明夜是中秋。
两间势隔三万里,一镜光涵几百州。
寂寞庾公千古意,何人今夕更登楼。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中秋钱唐玩月》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清朗明月的动人画面。首句“云端拥出水精毬”以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从云中缓缓升起的水晶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月亮相逐而出的景象,犹如水精(美玉)般晶莹剔透。次句“清逼银河不敢流”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皎洁,仿佛连银河都被其清辉所震慑,不敢随意流淌。
诗人接着感慨“自开辟来同此月”,表达对亘古不变的明月的赞美,认为无论历经多少岁月,这轮中秋之月始终如一。接下来的“最分明夜是中秋”点明了赏月的最佳时刻——中秋之夜,月色最为明亮,给人以团圆和宁静的感受。
“两间势隔三万里,一镜光涵几百州”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广阔天地,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感受到月光普照的宏大景象,如同一面镜子包容着广袤的大地。最后,诗人借庾亮登楼赏月的历史典故,表达出对古人情怀的怀念,“寂寞庾公千古意,何人今夕更登楼”,感叹庾亮的孤独之意在千年之后仍能引起共鸣,而今又有谁能像他一样在中秋之夜登楼赏月,共享这份清寂与美好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既赞美了中秋月色的美丽,又寓含了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深沉思考,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哲理追求。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高人不厌屠苏小,世界曾将一粟包。
旧衲每于闲日补,定钟常带暮烟敲。
苔当石缝缄虫穴,藤上林梢结鸟巢。
不是逃名湖海客,谁家物外结清交。
手把黄花种翠微,蒲团清味少人知。
夜凉露湿松间衲,地冷苔侵壁上诗。
古锡占云龙去久,暮钟敲月鹤归迟。
参师欲问西来意,只恐难酬支遁辞。
事简寻常早放衙,槐根寂寞雀堪罗。
印生绿藓文移少,厅对青山诗料多。
千室春风响机杼,一帘夜月听弦歌。
双凫此日朝天去,白玉堂中稳佩珂。
羽扇纶巾何在哉,仙源遗迹已尘埃。
匣中失剑龙俱去,松下无琴鹤不来。
拜斗坛荒惟败叶,烧丹灶冷锁苍苔。
孤猿叫落青山月,幽梦何曾唤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