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二首(其二)

避世金门不厌深,华颠短褐岁侵寻。

相逢北阙青云客,谁和南山《白石吟》?

数箸能谈天下事,千秋须识古人心。

贾生已去王通逝,独立苍茫感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元沧的《杂咏二首(其二)》表达了作者对于避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首句“避世金门不厌深”,以“金门”象征朝廷,表达出诗人对远离尘嚣、深居简出的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接着,“华颠短褐岁侵寻”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身着简朴衣物的形象,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沧桑感。

“相逢北阙青云客,谁和南山《白石吟》?”诗人与志同道合的高洁之士相遇,希望能有人共享隐逸生活中的宁静,如同《白石吟》般超脱尘世。这里的“南山”可能寓指隐居之地,而“《白石吟》”则可能是借指隐逸诗篇。

“数箸能谈天下事,千秋须识古人心”两句,展现出诗人虽身处僻静,却仍关心世事,有着深远的历史观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最后,“贾生已去王通逝,独立苍茫感不禁”以贾谊和王通两位历史人物的遭遇,感叹时光荏苒,英雄不再,自己孤独地面对广阔天地,不禁生出无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0)

沈元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

松石斗嶙峋,奇山逢故人。

往来天际路,吟啸梦中身。

三月雪犹冻,一岩花不春。

泉声云外落,洗尽十年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乌蒙马

滇马推乌蒙,以缺耳为记。

牧养草海中,往往有上驷。

昔者我从征,持筹东乌行。

选骏得紫骝,矫健神彩生。

骑之历岩壑,所向无陂平。

两载共锋镝,真堪托死生。

逸足固难别,天机遗琐屑。追风?浮云,未必无蹄齧。

区区辨骊黄,转多困盐辙。

世无九方皋,骐骥空呜咽。

形式: 古风

戊午腊之中旬大雪盈尺方臬使实村来留饮用聚星堂体赋诗

一冬不雨花焦萼,■风日日吹丛薄。

农夫对此心如焚,田皆龟坼忧春作。

遥看赤日下崦嵫,忽有片云起寥廓。

夜来仰视审阴晴,倏明倏昧光闪烁。

漏尽衾裯寒气生,纸窗屑屑有声落。

旋闻童仆相欢呼,今朝雪天需狐貉。

老夫喜剧轩前立,回风旋转势纷攫。

广庭积素须臾间,竹树倾侧翻乌雀。

蛮奴持帚扫宾径,便有乘兴人蹑屩。

滇南此雪由来希,况当久旱尤足乐。

陇头宿麦定抽尖,人物之气一疏沦。

更收远景登高楼,同云低压天漠漠。

宽杯急酌那辞醉,醉起狂歌舞大槊。

利用真不殊粟襦,喜雨喜雪同一噱。

形式: 古风

过翠海

春波如镜平,浩淼带芳树。

缅想繁华时,原是歌舞处。

不见歌舞人,飞起双白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