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为悼念邹允章之母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小楼在秋雨中的凄凉景象,以及孤儿因母亲离世而哀痛不已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小楼黄叶雨声寒”,以秋天的小楼、黄叶和寒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无常。接着,“泣母孤儿泪不乾”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孤儿因为失去母亲而哭泣不止,泪水无法停止,形象地展现了孤儿内心的痛苦与哀伤。
后两句“记得阃仪三伯字,细磨贞石共誊刊”,则从回忆的角度出发,追忆逝者生前的品德与风范。“阃仪”指的是家庭的规矩与礼仪,这里指邹允章之母的教养与德行;“三伯字”可能是指其在家族中的地位或辈分,也可能是对逝者品德的赞誉。诗人希望将这些美好的品质铭记于心,并通过镌刻在石碑上,使之流传后世,永志不忘。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具体场景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传递了对美德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