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宫

宫在县楼北,石门题玉清。

何时得仙处,尽日有松声。

断碣埋秋草,残钟入暮城。

青云不可接,闲坐感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寂寥的宫苑景象。首句“宫在县楼北,石门题玉清”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宫苑的位置与入口,玉清二字不仅点明了石门的材质,也暗示了此处的神圣与清雅。接下来的“何时得仙处,尽日有松声”两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对仙人生活的遐想,以及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之中,松声作为背景音,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深邃。

“断碣埋秋草,残钟入暮城”则通过残破的碑石和秋草的衰败,以及傍晚时分传来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流逝感,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和情感深度。最后,“青云不可接,闲坐感浮生”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理想难以触及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中蕴含着深沉的哲理。

综观全诗,李宪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既具古典美又富含哲思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的交织,展现了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言寓意的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于君惠先生幽居

回鞭指西日,客心倦长途。

嘉树蔼如荠,造此静者庐。

主人常独游,日夕林野娱。

下马聊延伫,秋色照轩除。

扃锁室东户,窥见架上书。

栖禽稍动竹,晚风始飘梧。

山翁傍晚归,霜雪生鬓须。

再拜乞高言,诲我方徐徐。

道深意弥歉,养至中乃虚。

性情果堪挹,文章固其余。

归拟守冲漠,躁念终当祛。

形式: 古风

与友人登琅琊台

积水方沆漭,众山复萦回。

连袂越危磴,杖策淩高台。

是时秋正深,向午云尽开。

迥步穷两仪,流盼周九垓。

片席指吴越,虚亭走风雷。

长啸答吾侣,忻念同此杯。

境旷意弥适,兴极情转哀。

白日倏西匿,惊飙千里来。

盛时若奔湍,壮心忽凋摧。

欢乐慎勿违,慷慨沾襟怀。

形式: 古风

十月一日夜宿单子宅

朔风变商律,严城夜方肃。

聊以初寒时,闲就故人宿。

遽宇煖香茗,清镫照华菊。

展卷俯新文,探古启陈牍。

静业忽超逸,幽绪始开触。

形迹寄事外,性情免拘束。

谅知非世资,此道幸相属。

形式: 古风

赠单书田先生

朝日照穷巷,寒雅叫枯桑。

破宇断烟火,唯见屋上霜。

叩户似无人,剥啄惊空堂。

古貌稍难近,初接方回遑。

室中无一物,四壁生清光。

败絮乱不整,点缀在衣裳。

身窘道益泰,吐气固能扬。

时时金石句,纵横出饥肠。

我对交敬愧,大论何坚强。

侧闻室人语,呢呢多怨伤。

顾此男女忧,焉知狷与狂。

丈夫率有志,良为此辈戕。

卓哉陶元亮,前修邈难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