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五月天津感事诗和慕庭先生韵兼示朝鲜使者(其二)

更无人击筑,又见鬼含沙。

隐约听风树,迟回踏浪花。

万方悲坠叶,一角挽明霞。

长白连秋气,艰难归路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五月时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更无人击筑”以典故暗喻,击筑是战国时期燕国乐师高渐离为荆轲送行时所奏之曲,此处借以表达一种历史的空寂与时代的变迁。接着“又见鬼含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阴霾与现实的困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

“隐约听风树,迟回踏浪花”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风中的树木似乎在低语,浪花的涟漪则像是迟疑的脚步,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现状的反思。

“万方悲坠叶,一角挽明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万方的悲叹如同落叶般飘零,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而“一角挽明霞”则寄寓了一丝希望,尽管微弱,却在努力地对抗黑暗,寻找光明。

最后,“长白连秋气,艰难归路赊”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长白山的秋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环境的严峻,艰难的归路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出路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午五月天津感事诗和慕庭先生韵兼示朝鲜使者(其三)

飘忽看生事,无端泣路人。

悬灯愁照海,收网劝垂纶。

恻恻思全盛,依依望重臣。

风云悲郁律,愁见九方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其一)

灭烛天光入,乾坤绝可怜。

独成心皎皎,深坐夜渊渊。

送日息群动,填胸哀昔贤。

搏精尘壒外,暂比入山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其二)

寂寞真相喻,宁知范子豪。

危言伤大隐,一发系吾曹。

激咏物情好,披风众窍劳。

深心无不在,孤睨一星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其四)

久雨荒生事,人烟惨淡中。

连林答沉响,虚枕引低风。

蝶影移灯入,蜂房隐壁空。

就乾得生理,此意倘吾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