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宦叔送往临川

征衣何惜染尘埃,款段搜诗亦快哉。

百里亭长与亭短,一天云合复云开。

倾茅柴酒和馀粕,弹接䍦巾去薄塺。

不是剡溪清兴尽,声声杜宇劝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何必在乎征衣沾满尘埃,漫步寻觅诗意也令人畅快。
无论是长亭还是短亭,天上的云聚又散,变化无常。
用剩余的谷物酿成粗酒,擦拭头巾以去除旅途疲惫。
若非剡溪的美景已尽,那杜鹃鸟声声呼唤,仿佛在劝我归去。

注释

征衣:出远门时穿的衣服。
染尘埃:沾染尘土。
款段:缓慢而悠闲的步伐。
快哉:愉快。
百里亭长:管理十里或更长路程的官员。
亭短:短小的亭子。
一天云合:天空中的云聚集。
云开:云层散开。
倾茅柴酒:用茅草烧制的粗劣酒。
弹接䍦巾:用手指弹去头巾上的灰尘。
薄塺:轻薄的尘土。
剡溪:古代地名,著名的风景胜地。
清兴:清雅的兴致。
杜宇:杜鹃鸟。
劝归来:劝告或邀请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征衣何惜染尘埃”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洒脱态度,即使衣物沾染风尘也在所不惜,显示出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接下来的“款段搜诗亦快哉”则写出诗人骑马漫游,边走边吟诗,享受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

“百里亭长与亭短,一天云合复云开”两句通过描绘沿途的景色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寓含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人以“亭长”和“云”的聚散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倾茅柴酒和馀粕,弹接䍦巾去薄塺”写诗人与友人在简陋的环境中饮酒作乐,轻装简行,体现了他们的随性与豪放。最后一句“不是剡溪清兴尽,声声杜宇劝归来”,借杜鹃鸟的叫声唤起对剡溪(浙江名胜)的美好回忆,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在旅途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并适时回归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旅途中的细节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84)

易士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梅花韵

生爱梅兄是淡交,每相逢处更吟嘲。

暗香疏影名千古,冷艳孤光雪几梢。

东阁诗才犹腹稿,西湖人物尚衡茅。

风前有恨曾知否,不得随泥上燕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苔钱

造化为炉巧冶成,儿童指似五铢轻。

买春无算空流地,润屋何心望满籯。

祇恐痴人思宿债,枉教处士负贪声。

汉皇不吝铜山赐,羞杀申屠恶妒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闺

燕语莺啼触拨侬,院深懒傍绣帘栊。

一年春事半晴雨,万里云帆几夕风。

柳欠温存牵怨恨,萍无拘束自西东。

此情莫向桃花说,说与桃花也落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东湖

好是东湖近物华,微吟去路亦何赊。

两堤柳影澹台墓,十里荷香孺子家。

淡淡烟笼僧寺静,飘飘风飐酒旗斜。

重来徙倚阑干久,天末残阳噪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