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朱青长所作的《金台(其二)》。诗中,诗人以燕台和吴会为背景,回忆了自己多年来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雨舫烟灯处处留"描绘了诗人曾在舟船和烟雨朦胧的灯火中流连忘返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通过"金殿升贤天子黜,绿林为贼丐儿羞"这两句,寓言性地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暗示自己虽然曾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但最终却落魄到被人耻笑的地步。这里,"金殿升贤"象征着仕途的起落,"绿林为贼"则暗指自己的失意。
诗人以峨眉山和嵩山自比,"且分峨岳当窗眼,并取嵩高作枕头",表达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高洁情操,视名利如过眼云烟,寄情于自然山水之中。
最后两句"得此仅堪梅鹤住,鬼车龙血听悠悠",诗人表示自己如今的生活仅能与梅花和仙鹤为伴,听着远处的鬼车(传说中的怪鸟)和龙血(可能指激昂的风云变幻)之声,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隐逸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