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首(其二)

金佛不度炉,穷源有处无。

木佛不度火,浑崙咬不破。

泥佛不度水,何处不是你。

真佛屋里坐,赵州言是祸。

水牯会耕田,黄牛能拽磨。

形式: 偈颂

翻译

金铸的佛像无法度过炼炉的高温,它的源头在哪里却无从寻找。
木制的佛像无法抵挡火焰,即使是浑圆的也经受不住火烧。
泥土塑成的佛像无法抵挡水淹,世间何处不是你的考验。
真正的佛并非物质形态,而是坐在内心,赵州禅师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困扰。
水牛懂得犁田,黄牛能够拉磨。

注释

金佛:指金属制成的佛像。
炉:炼炉,此处比喻极端环境。
穷源:追寻源头。
木佛:木质佛像。
火:象征困难或挑战。
浑崙:浑圆,形容佛像的形状。
咬:比喻经受住。
泥佛:泥土塑造的佛像。
水:象征生活中的困境。
你:指修行者自己。
真佛:指内心深处的佛性。
屋:内心世界。
赵州言:引用赵州禅师的话。
祸:困扰,麻烦。
水牯:水牛,用于耕地。
耕田:犁田。
黄牛:黄牛,用于拉磨。
拽磨:拉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择崇所作的《颂古二首》中的第二首。它以佛像和生活现象为喻,探讨了佛教中关于“真我”和“佛法”的理解。

首句“金佛不度炉”形象地说明,即使是象征至高无上的金身佛像也无法抵挡世俗的火焰,暗示佛法并非万能,也有其局限性。接下来的“木佛不度火,浑崙咬不破”进一步强调,无论是木质的佛像还是象征整体的浑崙(可能指浑然一体的佛性),都无法逃脱被破坏的命运。

“泥佛不度水”则借泥塑佛像不能抵挡雨水来表达,佛法虽普度众生,但也有其无法触及的地方。然而,“何处不是你”又暗示着佛法无处不在,众生皆可悟道。

最后两句“真佛屋里坐,赵州言是祸”引用赵州禅师(唐代禅宗大师)的故事,指出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地点,而在内心的领悟,过于执着于形式反而可能带来祸患。

末尾两句“水牯会耕田,黄牛能拽磨”以日常生活中的牛为例,说明即使是最普通的动物也能完成它们的任务,同样道理,佛法的智慧在于人的实践和体验,而非外在的标签或形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佛法的真谛和修行的实质。

收录诗词(6)

释择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首(其二)

西山青,无谓情。洪井碧,无涓滴。西山人,见曷亲。

西山事,无可似。

若是灵利底举著便知,懵懂者付与德山临济。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一)

柴鸣竹爆惊人耳,大洋海底红尘起。

家犬声狞夜不休,陆地行船三万里。

坚牢地神笑呵呵,须弥山王眼觑鼻。

把我东行却向西,南山声应北山里。

千手大悲开眼看,无量慈悲是谁底。

形式: 偈颂

牡丹

东君著力为渠裁,妙绝真姿不受埃。

嗟我一观如梦幻,倚栏非为爱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荷花

双双白鹭坠青空,飞入花汀杂翠红。

烟火一篷渔舍晚,归时荡漾小船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