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闻春禽

初阳烘霁途,繁阴布幽林。

山禽互嘲哳,为我流好音。

倾耳须臾閒,已快清冷心。

飞盖何为者,傲睨松之阴。

翻然移他枝,馀弄不可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朝阳照耀着雨后的道路,茂密的树荫布满了幽深的树林。
山中的鸟儿互相鸣叫,声音嘈杂,却像是为我演奏美妙的乐曲。
我静心倾听片刻,这清冷的声音让人心情愉快。
那飞快驶过的车盖,究竟是谁?它傲视着松树下的阴凉。
忽然间,鸟儿飞到别的树枝上,剩下的鸣声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初阳:早晨的太阳。
烘霁:晒干了雨后的湿润。
繁阴:茂密的树荫。
幽林:幽深的树林。
山禽:山中的鸟儿。
嘲哳:互相嘲讽鸣叫。
倾耳:侧耳倾听。
清冷心:清冷的心境。
飞盖:疾驰的车盖。
傲睨:傲慢地看。
松之阴:松树下的阴凉处。
翻然:突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所见的初春景象和听到的动听鸟鸣。"初阳烘霁途"写出了阳光穿透雨后清新的道路,"繁阴布幽林"则展现了浓密的树林中仍有湿润的阴影。山中的鸟儿互相鸣叫,声音嘈杂而和谐,为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听觉享受,"流好音"四字生动地传达了这种感觉。

诗人停下来倾听这美妙的鸟鸣,感到片刻的宁静与清凉,"倾耳须臾閒,已快清冷心"表达了内心的舒畅。随后,诗人的视线转向了一位骑着华丽马车的人,他似乎对松树下的阴凉之地颇为不屑,"飞盖何为者,傲睨松之阴",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傲慢姿态。

最后两句"翻然移他枝,馀弄不可寻"暗示了鸟儿飞走或改变鸣叫的位置,那动人的旋律也随之消失,留给诗人的是深深的回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景色,通过鸟鸣和人物的对比,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人生的感悟。

收录诗词(101)

陈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證无得赋竹山

好山虽可爱,懒入翠重重。

静看千竿玉,清如五老峰。

径阴禅履润,林密佛香浓。

灵运知师意,无劳蹑屐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以七字律羽扇赠行

匹马东淮两月奇,归衔俄尔带新资。

吟高已中唐人律,名重宜魁浙漕闱。

彩舫香冲荷叶去,捷旗荣与菊花期。

赠君羽扇还知否,文阵千军可一挥。

形式: 七言律诗

忆钱春塘

识面论心已半生,买山无计得同盟。

行藏为是关天理,会聚因难遂客情。

月户评春花影澹,风廊逃暑竹声清。

安舲何日来城角,细举前吟为再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园夜

双虹跨曲池,疏花露回渚。

柳阴月上光,水凉人坐语。

避喧已不然,闻歌更何许。

凄凄金缕曲,飒飒玉盘雨。

哀音忍重听,孤怀非昔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