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

此生毕竟已蹉跎,有酒何妨醉且歌。

人世尽缘愁得老,春花偏被雨相魔。

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奈俗何。

试上东楼看春景,海山无数列青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此生》由宋代诗人戴炳所作,通过深沉的感慨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首联“此生毕竟已蹉跎,有酒何妨醉且歌”,开篇即以“蹉跎”二字点明了人生的遗憾与无奈,随后以“有酒何妨醉且歌”表达出在困顿中寻求解脱的豁达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使生活充满了遗憾,但只要还有酒,就应尽情享受,以歌声来抚慰心灵的疲惫。

颔联“人世尽缘愁得老,春花偏被雨相魔”,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常。诗人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老去,是因为生活的愁苦;而春天的花朵偏偏要遭受雨水的摧残,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与苦难的隐喻。

颈联“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奈俗何”,则将目光转向了自然界的植物,通过对比“草”与“兰”的生长状态,以及“杏”与“梅”的命运,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命运不公的感慨。草虽欺压兰花使其显得瘦弱,但兰花是否还能保持其香气?杏花在嘲笑梅花凋零的同时,又如何面对世俗的眼光?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尾联“试上东楼看春景,海山无数列青螺”,诗人邀请读者一同登上东楼,观赏春日美景。海面上连绵的山峦如同排列整齐的青螺,既是对眼前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似乎也在寻找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整体而言,《此生》一诗通过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36)

戴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况

多赀徒作守钱奴,伏腊无忧便有馀。

世路本夷休自险,人情太密反成疏。

非图报施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门外良田堪种秫,自牵黄犊试犁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书房

书房清晓焚香坐,转觉幽栖趣味真。

怪石一根云态度,早梅半树雪精神。

池鱼自乐谁知我,林鸟相忘不避人。

得丧由来天自定,莫将闲虑恼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移古梅植于贮清之侧已有生意喜而赋之

剥尽皮毛真实在,几年孤立小溪浔。

人来人去谁青眼,花落花开自苦心。

不是野夫同臭味,难教君子出山林。

巡檐日日窥生意,一朵先春直万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再得古梅小而益怪首蒙屏翁品题因次韵

爱渠怪怪复奇奇,冒雪遥凭健步移。

竹外池边栽恰好,山巅水际梦多时。

百年死质馀生意,一片孤槎带好枝。

寄语花神勤守护,品题莫负老仙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