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广福庵(其一)

空山宜避暑,尽日老僧閒。

时与微风会,偏来脩竹间。

清斋留福地,小品格禅关。

万虑澄然后,孤云自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避暑于深山古寺的宁静与超脱之感。首句“空山宜避暑”,点明了地点与季节,空山给人一种远离尘嚣、清凉静谧的感觉,适合作为避暑之地。接着,“尽日老僧闲”一句,通过描写老僧的悠闲生活,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诗人进一步通过“时与微风会,偏来修竹间”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微风轻拂,竹影摇曳,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清斋留福地,小品格禅关”两句,不仅体现了寺庙的清净与庄严,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斋戒以求心灵的净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学中“小我”与“大我”关系的理解,即在个人修养中寻求与宇宙和谐共处之道。

最后,“万虑澄然后,孤云自往还”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在经历了内心的洗涤与净化之后,诗人仿佛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如同孤云般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这不仅是对避暑生活的诗意化表达,也是对心灵境界提升的一种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避暑广福庵(其二)

纷寂无二见,往还不住缘。

偶乘秋兴发,自觉道心便。

趺坐悬危磴,行歌答细泉。

五花天外落,深锁石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游天衣寺

渐觉溪声杳,山深古木稀。

烂柯无客到,飞锡有僧归。

宝盖临丹阙,莲花傍紫薇。

祇疑诸祖后,此地说传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灌云叔怀古

长忆风流贺季真,承明乞得晚閒身。

遗芬犹拾鉴湖曲,胜事空传明主恩。

老去不才同见放,新惊高唱孰为邻。

烽烟满地今何世,是处深山学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上云门

平生事业在林阿,晚卜云门几度过。

不尽名山恣俯仰,空馀亲舍倚嵯峨。

樵渔老伴分家计,烟水閒情付病魔。

从此吾行亦已矣,茅庵应住白云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