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别馆十景(其四)华顶归云

四万八千山上山,山中夜夜白云还。

底须出岫弥六合,且复与僧分半间。

古殿结阴灯影澹,长松留暝寺门关。

谪仙已览庐山秀,留得书堂相对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曹文晦的《新山别馆十景(其四)华顶归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图景。诗中以“四万八千山上山”开篇,巧妙地运用数字夸张手法,营造出山峦连绵不绝的壮阔景象。接着,“山中夜夜白云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宁静的夜晚,白云仿佛是山间的常客,夜夜归返,增添了几分诗意和遐想。

“底须出岫弥六合,且复与僧分半间。”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不必追求云雾弥漫整个天地,与僧人共享一间小屋,便是心灵的归宿。这种简朴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追求。

“古殿结阴灯影澹,长松留暝寺门关。”描绘了夜晚寺庙中的景象,古殿在昏暗中显得格外庄严,灯光微弱,与四周的寂静形成对比,长松环绕,为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肃穆。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更蕴含着一种深沉的禅意。

最后,“谪仙已览庐山秀,留得书堂相对閒。”引用了李白游览庐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别馆,但心怀旷达,如同谪仙一般,欣赏着自然之美,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美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1)

曹文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

  • 字:伯辉
  • 号:新山道人
  • 籍贯:元台州天台

相关古诗词

新山别馆十景(其五)螺溪钓艇

旧日溪源浸巨螺,一竿来此老渔蓑。

远寻短棹轻舟兴,高唱斜风细雨歌。

夜泊松潭明月近,昼眠花港绿阴多。

朝朝老瓦盆边醉,冷看王孙细马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新山别馆十景(其六)清溪落雁

清溪溪口荻花秋,底事年年伴白鸥。

北去不辞书帛寄,南来非为稻粱谋。

荒烟渺渺长桥外,落叶萧萧古渡头。

见说洞庭风月好,碧波千顷少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新山别馆十景(其七)南山秋色

观彼南山小众山,霜明红树碧云寒。

馀清入座把不尽,积翠浮空染未乾。

漠漠祇愁晴雾隔,霏霏休待夕阳看。

何人会得悠然趣,前有陶公后有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新山别馆十景(其八)琼台夜月

万仞台端接绛霄,秋风吹梦度金桥。

素娥独倚白银阙,羽客双吹紫玉箫。

清气逼人凡骨换,孤光入酒醉魂消。

绣襦甲帐今何在,谁为文生一见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