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府江沿岸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山色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飞濑荡遥空”,以“飞濑”(急流)起笔,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在空中激荡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动态的美感。接着“洗出青山骨”,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青山比作被流水洗涤过的骨骼,形象地表现了山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
“白波卷春雪,潋滟争流月”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面的景象。白波如同春日里的雪花,在月光下泛起层层涟漪,与流动的月影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鱼床枕绿渊,水马出复没”则通过具体的生物活动,如鱼儿在深绿色的深渊中游动,以及水中的“马”(可能是水中倒映的动物或植物)时隐时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古岸寂无人,溪风梳石发”两句,转而描写岸边的宁静与自然的韵律。在古老的河岸上,似乎只有溪风在轻轻梳理着岩石上的植被,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府江沿岸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快、清新的山水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