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康赴江西掾

高誉冠时英,人皆倒屣迎。

决科材尚屈,掌狱职仍轻。

滕阁吟登健,吴山醉望清。

公馀如访古,一为问丰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他的名声在当时无人能及,人人都像迎接贵宾一样欢迎他。
他在科举考试中才华未展,担任司法官职也显得地位不高。
他在滕王阁吟诗时精神饱满,登上吴山醉眼看风景时心境清澈。
公务之余如果去探访古迹,一定要问问关于丰城的故事。

注释

高誉:极高的声誉。
冠:位居首位。
英:杰出人物。
人皆:人人都。
倒屣:形容急忙迎接。
决科:科举考试。
材:才能。
屈:未被赏识。
掌狱:掌管司法。
职仍轻:职位仍然不高。
滕阁:滕王阁(古代名胜)。
吟登:吟咏登临。
吴山:吴地的山。
公馀:公务之余。
访古:探访古迹。
丰城: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历史故事或传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沈康赴江西掾》,描绘了沈康这位人才出众的人物。首句“高誉冠时英”赞美沈康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堪为精英。接着,“人皆倒屣迎”形象地写出人们对他才华的敬仰,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就出来迎接。

诗中提到沈康在科举考试中虽有才华但仍觉得自己的能力未被充分发挥,暗示了他的抱负和谦虚。“决科材尚屈”表达了这一层意思。然而,他在司法职位上同样表现出轻盈的态度,可能意味着他处理事务公正且不重权位。

“滕阁吟登健,吴山醉望清”两句通过描绘沈康在滕王阁吟咏诗歌、在吴山醉眼看清景致,展现了他文采风流和超脱的一面。在公务之余,他还热衷于探寻历史遗迹,对古代文化充满兴趣,“公馀如访古,一为问丰城”,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丰城等地历史的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沈康的才情、品性以及对古文化的热爱,塑造了一个既有才华又谦逊、热爱生活的官员形象。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羌先生庙

先生高世迹,旧隐白云深。

结宇知何代,遗祠直至今。

地分坛杏影,门接社莲阴。

我亦希风者,终明托玉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阎运使以诗见奖吏隐宜春郡诗

狂吟何足话风骚,和寡甘降郢唱高。

敢望与言同子夏,竞推多可似山涛。

九成岂后虞韶美,一字终虚鲁史褒。

自笑潢污不盈尺,犹将学海去滔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御制赏花钓鱼

禁籞春深御幄开,鸣鞘晓出五云来。

花含瑞色三危露,酒湛晴光万寿杯。

香饵得鱼波滉漾,仙音仪凤日徘徊。

微臣叨窃逢辰幸,行橐甘泉此从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题东湖

晴烟羃幂澹湖光,势胜居然占一方。

拂水万丝杨柳弱,倚风千盖芰荷香。

纵游闲泛兰舟稳,半醉狂眠石席凉。

公退每来须度日,却疑身出利名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