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春水.神泉春日赋

东里韶光早。百舌枝头啼碎了。

溪梅开尽,池水绿波还皱。

种柳先生觉意阑,看花君子非年少。

心似淡云,梦随芳草。满地松花不扫。

镇日春愁萦怀抱。谁能击筑长歌,吹笳清啸。

寄声玉关行人道,未报君恩难便老。

鸡塞雨寒,戍楼烟渺。

形式: 词牌: 鱼游春水

翻译

春天在东边的乡间早早降临,百舌鸟在枝头欢快鸣叫。
溪边梅花已凋零,池塘水面泛起绿色涟漪。
种柳的先生感到心意疲惫,赏花的雅士已不再年轻。
心如轻淡的云彩,梦境随着青草飘摇,松花铺满地面却不打扫。
整天心中充满春愁,无人能以击筑高歌或吹响胡笳来舒怀。
向边关行人传话,未报答君王恩情就不想轻易老去。
边塞雨冷,戍楼在远方烟雾中若隐若现。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
百舌:鸟名,叫声多变。
溪梅:溪边的梅花。
阑:尽,完。
击筑:古代乐器,用于伴奏歌唱。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边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

"东里韶光早。百舌枝头啼碎了。" 开篇就点明时节,春光照耀,鸟语花香,但这些生机勃勃的声音却被形容为“啼碎”,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溪梅开尽,池水绿波还皱。" 这两句通过对梅花盛放和池水微波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动态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

"种柳先生觉意阑,看花君子非年少。" 这里有两位人物的形象出现,分别是种柳的先生和看花的君子。他们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两句诗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心似淡云,梦随芳草。" 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同淡淡的云彩,而他的梦想则随着芬芳的青草飘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满地松花不扫。" 这一句诗通过对松花不加以扫除的描写,可能象征着一种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镇日春愁萦怀抱。" 诗人在春光里感到愁绪,这种情感似乎是深藏于心的,它如同缠绵的藤蔓一般,紧紧地拥抱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谁能击筑长歌,吹笳清啸。" 这两句诗中,“击筑”和“吹笳”都是古代乐器的演奏方式,它们呼唤出的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或是对理想之声的向往。

"寄声玉关行人道,未报君恩难便老。" 这里提到“玉关”,可能指的是边塞之地,而“寄声”则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或情感。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于无法即刻回报的恩情而感到的不舍和难以老去的情怀。

"鸡塞雨寒,戍楼烟渺。"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关的萧瑟景象:鸡叫声中透露出一丝孤寂,雨中的戍楼在烟雾中显得更加渺小和遥远。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光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维和艺术功力。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孙园赏牡丹

元九不回,胡三不问,花说与谁。

赖得东皇,调停春住,句管花飞。庭前密打红围。

想孙子、兵来出奇。似恁丰神,谁人刚道,色比明妃。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洞仙歌.惜春和李元膺

翠柔香嫩,乍春风庭院。换却幽人读书眼。

淡鹅黄袅袅,玉破梢头,莺未啭,绿皱池波尚浅。

王孙才别后,长负芳时,碧草萋萋绣裀软。

海棠桃花雨,红湿青衫,春心荡,不省花飞减半。

待持酒高堂、劝东皇,且爱惜芳菲,留春借暖。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庭春色/沁园春色(其二)三神泉元夕

兰切膏凝,柳沟燧落,光景乍新。

正石坛人静,风清绮陌,朱筵灯闹,雨压香尘。

不似潘郎花作县,且管勾江山当主人。

看承处,有帘犀透月,蜡凤烧云。

裴回五花泉上,问谁解攻打愁城。

算人生行乐,不须富贵,官居游适,必就高明。

山寺归来簪花笑,笑老去犹能强作春。

无限事,愿长开醉眼,饱看升平。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洞庭春色/沁园春色(其一)元夕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

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蜡珠照坐,暖熟丰年。

宝月分明无缺玷,须洗尽黄云别看天。

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

灯花夜来有喜,捷书便驰至军前。

响乐棚高处,何妨颂圣,体筵侧傍,仍与中贤。

不会山人行乐意,道刚把风花作事权。

言不尽,倩梅吹汉曲,莺答虞弦。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