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

静室修心,云山养道,几个遇人传诀。

钻攒八卦,鼎备三才,修建道家基业。

阴与阳并,斡转枢机,旋走虎龙蟠结。

这天机逆顺,学流不晓,岂能分别。

希夷理、瑞气腾腾,祥云霭霭,紫雾罩笼金阙。

千神咸备,万化全成,方应大丹熟也。

琪树瑶花,遍满虚无真景,翠红相列。

观心澄晓月,清风满目,洞天清彻。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翻译

在静谧的室内修炼内心,于云山中修养道行,偶尔有人传授秘诀。
钻研八卦阵法,准备天地人三才,奠定道家修行的基础。
阴阳平衡,掌控核心机制,如同虎龙盘绕,运转不息。
这深奥的道理,常人难以理解,怎能分辨其中奥妙。
神秘的法则、吉祥之气蒸腾,祥云缭绕,紫雾笼罩仙宫。
众多神灵齐备,万物变化皆成,标志着大丹已炼制成功。
仙境中满是珍贵的琪树瑶花,翠绿与红艳相间,美丽非凡。
凝视内心,明月如洗,清风拂面,洞天福地清澈明亮。

注释

静室:安静的房间。
修心:修炼内心。
云山:高山上的云雾。
养道:修养道行。
传诀:传授秘诀。
八卦:中国古代的神秘符号。
鼎备三才:象征天地人三才齐全。
斡转:转动。
枢机:关键。
虎龙:象征力量和神秘。
蟠结:盘绕。
天机:自然或神秘的规律。
学流:学派。
希夷理:玄妙的道理。
瑞气:吉祥之气。
紫雾:紫色的雾气。
金阙:金色的宫殿。
大丹熟:修炼成果成熟。
琪树瑶花:神话中的仙树和花朵。
虚无真景:仙境。
观心:观察内心。
澄晓月:清澈的月亮。
清风满目:清风拂过眼前。
洞天清彻:洞天福地清澈透明。

鉴赏

这首元代冯尊师的《苏武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修道场景。诗人以静室修炼为背景,强调了内心修养和自然环境对道家修行的重要性。通过“云山养道”、“八卦钻攒”、“鼎备三才”等词句,展现了道家宇宙观和炼丹术的元素,暗示着修行者在天地间寻求阴阳调和与自然法则。

“斡转枢机,旋走虎龙蟠结”形象地描述了内在能量的运转,以及修炼过程中神秘力量的凝聚。“天机逆顺,学流不晓,岂能分别”表达了对世间知识局限的认识,强调真正的领悟需要超脱于常理解析。

接下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如“瑞气腾腾”、“祥云霭霭”、“紫雾罩笼金阙”,描绘出仙界般的景象,象征着修行的高远境界和大丹炼成后的吉祥气象。最后,“琪树瑶花,翠红相列”和“观心澄晓月,清风满目,洞天清彻”则描绘出内心的清明与外界的和谐统一,体现出道家追求的内外兼修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展现出元代道家修炼者的心境与追求,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

收录诗词(24)

冯尊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苏武慢

运气吞霞,乘风饮露,须列五云为则。

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

铅汞相迎,造化炉中,烹就一丸端的。

这阴阳、神用虚无,长养浩然消息。

玄关悟、到此方知,盲聋耳目,得遇至人开剔。

用符妙道,默运玄机,琼液转流增益。

云水清闲,太虚空寂,寥廓本无踪迹。

这金丹一诀,平生疑难,涣然冰释。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

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窅。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

免葛藤丛里,婆娑游子,梦魂颠倒。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苏武慢

避世安时,同尘处顺,渊默至人谁识。

鹑居鷇食,藓径萝龛,深密养廉宁极。

浮枕有定,出入无方,逆顺神机难测。

乐箪瓢、笑傲林泉,未肯折腰形役。

当此际、棐几松窗,唇歌舌弹,渴饮玉壶春色。

一怀皓月,两袖清风,真个个中消息。

方外生涯,静中意味,不许等闲攀摘。

待迷云、吹散玉绳高洁,自知端的。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苏武慢

冒雪冲霜,迎风沐雨,得遇至人开悟。

通微入妙,起死回生,可谓炼丹规矩。

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

把乾坤鼎器,五行罗列,煅圭成土。

玄妙处、种就黄芽,烧成丹药,此理向谁分诉。

玻璃凤孕,碧玉龙珠,飞出瑞云深处。

挚电摇空,諕得三尸奔走,六贼逃去。

显仙胎飞舞,五云缭绕,乐声齐举。

形式: 词牌: 选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