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杪行上德平镇康安庆三王

陶潜昔日居柴桑,诸儿嬉戏时相将。

吾生多累何感伤,况复离合殊无常。

烛儿长成亦自强,解念衰颓来异乡。

敝裘风雪能禁当,心事未了向平忙。

其如旅馆惟空囊,空囊出暴悬斜阳。

欲收元气通诗肠,山林胡为忌老狂。

倏忽云起天迷茫,似恐夺秀归东方。

凭高举手酬一觞,千峰万壑幽思长。

岂独杖藜经太行,更搜五岳成文章。

奚奴窃笑立我傍,谓予晚节比松篁。

却与片时閒商量,穷冬几促典衣裳。

只须拥衾不下床,梅花春信隔宫墙。

终朝岑寂对冰霜,汝曹好为扫中堂。

垂帘兀坐焚名香,神游四海同春光。

春光颜色不凄凉,于今好客多淮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晚年的生活境遇和心境。开篇以陶潜自比,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诗人提到自己一生多累,感叹世事无常,儿子长大后能够自立,但自己却因年老而不得不离开故乡,生活困顿,仅剩空囊,处境艰难。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在困境中寻找灵感,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诗中提到“元气”、“诗肠”,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沟通天地,抒发内心的情感。面对自然界的变幻莫测,诗人似乎感受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似乎预感到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即将发生。他登高举杯,与自然对话,仿佛与山川、五岳交流,创作出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作品。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似乎在与一个“奚奴”(仆人)进行闲聊,谈论着生活的琐事,如典当衣物以度日。尽管生活艰辛,但诗人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愿意独自拥被而坐,等待春天的到来。他希望家人能够打扫厅堂,迎接春天的气息。诗人甚至想象自己如同松竹一般坚韧,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春雪柬左溪子

王孙每招重词赋,坐对山川秋欲暮。

鸦背斜阳醉后天,马头凉雨归时路。

我去三关一寄情,今春又客太原城。

积雪满庭人不到,卧看说苑忆更生。

形式: 古风

登太原城楼送李郡丞叔东移任平阳

会晤何迟别太早,白首相违感衰草。

郭南咫尺望飞旌,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

渡汾水,向平阳,一官两佐郡,突见君才长。

兵散潢池尽赤子,能使人家悲又喜。

是非定矣多荐书,萧艾何曾混兰芷。

河东城上垂杨秋,河东城下沧波流。

父老欢迎那更愁,仍是去年李霍州。

从今姑射洞前或有梦,心清得与仙人游。

形式: 古风

送杨玉伯归泾阳

凤凤城南杨柳丝,当春袅袅牵别离。

古人折赠意偶尔,至今千里传相思。

风吹柳花正西去,黄鹂唤春春不住。

落日关河怅远人,青丝白马归三秦。

壮年不叹功名薄,独将宝剑淹风尘。

有时大笑对樽酒,七雄能战不能守。

燕昭之策非远图,空使黄金高北斗。

君才落落谁见知,且向沧浪随钓叟。

秋来水上烟云重,慎勿濯足惊鱼龙。

形式: 古风

题陈中贵园亭

去秋亭馆曾招客,几处张筵到深夕。

花竹学成金谷园,池塘倒插锦川石。

昨经春雪复来游,古木閒云淡若秋。

尚忆歌童唱新调,醉来拍手见风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