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读中兴碑

西风吹岸著浯溪,玉洁摩空十丈碑。

不□开元久培植,可能灵武善扶持。

斯文未泯今□□,盛德之兴彼一时。

崖下漫郎应在否,□□流涕手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秋风拂过浯溪岸边,洁白如玉的石碑高耸入云。
它并非自开元盛世起就被精心培育,而是灵武之地的庇佑之力。
如今文脉未绝,盛德之光曾在那时绽放。
崖下的漫郎是否还在?他或许会含泪亲手题写诗篇。

注释

浯溪:地名,位于湖南永州,以浯溪碑林闻名。
玉洁:形容石碑洁白如玉,纯洁无瑕。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象征盛世。
灵武:古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对文化有深厚影响的地方。
斯文:指文人墨客,也代表文化和学术传承。
漫郎:可能是诗人的别称或暗指某位文人。
流涕:流泪,表达情感强烈或哀伤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楷所作的《舟过浯溪读中兴碑》,通过对浯溪石碑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与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首句"西风吹岸著浯溪,玉洁摩空十丈碑",描绘了秋风拂过浯溪,高耸入云的洁白石碑映入眼帘,画面生动,富有诗意,体现了碑石的雄伟和清峻。

"不□开元久培植,可能灵武善扶持",这里暗示了石碑的历史渊源,推测其在开元盛世时期就已经被精心培育,而后来在灵武(唐代西北重镇)时期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支持。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文化延续的敬意。

"斯文未泯今犹在,盛德之兴彼一时",诗人感慨虽然时代变迁,但文脉犹存,盛德的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

最后一句"崖下漫郎应在否,摩挲流涕手题诗",诗人想象当年的漫郎(可能是对某位文人的尊称)是否曾在此驻足,感叹之余,自己也忍不住摩挲石碑,感怀涕零,写下诗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追思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沉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碑为线索,通过时空交错,抒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爱,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情怀。

收录诗词(4)

赵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五)

方当月白风清夜,正是霜高木落时。

落花满地春光晚,芳草连云暮色深。

形式:

老苏先生挽词(其一)

称味栾城旧,潜光谷口栖。

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

遽忽悲丹旐,无因祀碧鸡。

徒嗟太丘德,位不至公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老苏先生挽词(其二)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

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

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

臧孙知有后,里闬待高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建刹存真意,崇台表大因。

中藏般若偈,外护赤城神。

花雨长霏昼,松风自扫尘。

愧心同范宁,莲社阻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