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中呈工曹惠子泽教授张彦实

十日虚房罢送迎,不知新雁已南征。

忍穷有味知诗进,处事无心觉累轻。

残叶入帘收薄暑,破窗留月漏微明。

知公坐稳无他念,识我阶前拄杖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试院中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泊的情怀。

首联“十日虚房罢送迎,不知新雁已南征”,以“十日”点明时间之长,“虚房”暗示环境之静,通过“罢送迎”和“不知新雁已南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敏锐感知与超然态度。新雁南征,象征着季节更替,而诗人却在忙碌的应试生活中未能察觉,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是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颔联“忍穷有味知诗进,处事无心觉累轻”,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生活的困苦,诗人却能从中寻得乐趣,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滋养;在处理事务时,他保持一颗平常心,使得繁重的负担似乎减轻了许多。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即在逆境中寻找价值,在平淡中感受真谛。

颈联“残叶入帘收薄暑,破窗留月漏微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画面。残叶随风飘落,遮挡了夏日的炎热,月光透过破损的窗户,洒下微弱的光芒。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夜晚的氛围,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内心的宁静与光明依旧存在。

尾联“知公坐稳无他念,识我阶前拄杖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惠子泽教授和张彦实的深厚情谊。他知道友人在安静地坐着,没有其他杂念,能够听到自己在阶前行走时拄杖的声音。这不仅是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羡慕,也是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坦诚与自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友情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平和心态的智慧。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寄知止

近有书来欲见寻,扁舟南下已春深。

浊河远贯长淮水,峡岸遥瞻宝塔临。

杨子宦游常落拓,茂伦心事转崎嵚。

云横雪拥蓝关路,总是平生愿学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印累累

印累累,绶若若,不如相逢一饷乐。

谷量牛马斗量珠,不如闭门细读平生书,居闲意气或有馀。

利害毫发过,不能以手援其躯。

风吹月明,落我庭树。宿乌夜惊,徐徐飞去。

昼夜有程,汝何不住。前畏弹射,后畏网罗。

孰视鸿鹄,云霄可摩。亦知人生,如意少不如意多。

富贵欲长保,执斧不见柯。

印累累如此,宿鸟飞去何。

形式: 古风

曹南过五丈河堤入城访颜岐夷仲清谈久之乃归

春色不自惜,落花如许愁。

晴天一望远,漕水十分流。

每绕长堤去,频因好句留。

相随觅季主,不必贷河侯。

论极文章秘,居兼竹石幽。

和风落香烬,晚日泛茶瓯。

壮节知无用,诸儒误见收。

江山亦在眼,岁月忽忘忧。

南郭今丧我,长卿仍倦游。

漫成长韵律,胜与小蛮讴。

簿领憎频过,尘埃懒再谋。

何须五湖口,风雨转船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雪夜

曹州城南三日雪,半夜疾风吹石裂。

先生睡美唤不闻,不信衾裯冷如铁。

病妻索火少声韵,稚子哦诗应歌节。

残书向人老可爱,旧剑空在磨先缺。

未能去寻泉石伴,未用深藏狐兔穴。

新正已过今几日,岁事懒复从人说。

长江略无千里梦,故人动有十年别。

相逢一笑又艰阻,所向端坐成痴绝。

城中诸公不相弃,时有妙句扶衰拙。

颇知晴意在明日,泥深不怕车轮折。

便当脱帽过君家,共放南窗看新月。

一杯冻酒君莫辞,预借炎天洗烦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