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途中》描绘了诗人雨中赶路的场景。首句“雨中奔走十来程”,写出了诗人行进在雨中的艰辛,但随后“风卷云开陡顿晴”则展示了雨过天晴的惊喜,暗示着生活中的困境也许能突然转变。
接下来的两句“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通过燕子母鸟带领幼雏在花丛中学习飞翔和斑鸠在树梢上呼唤伴侣,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寓含了诗人对家庭温馨的向往。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远处江面上船只的影子若隐若现,近处山村里传来织布机的声音,增添了旅途的宁静与人间烟火气。
最后,“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诗人表达了对水边柳树的喜爱,尤其是那几株柳树浓密的翠色中,两三只黄莺的鸣叫,更显出春天的盎然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既有风雨后的晴朗,也有自然界的和谐,以及对人间温情的眷恋,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不详
连科已占十名前,行听鸿胪第一传。
我俟合符留劝驾,君能摛藻预兴贤。
湘山点化名千佛,郴岭飞升效九仙。
此去琼林天上宴,今朝先赋鹿鸣篇。
昏暮无处宿,樵人指路头。
仆夫皆已困,道士幸相留。
明月夜翻昼,阴崖暑变秋。
闻鸡便行路,定要到潭州。
昏暮方投宿,敢嫌茅屋低。
池清月易入,林密鸟争栖。
买酒春篘瓮,求蔬夜摘畦。
路长莫贪睡,嘱仆早听鸡。
黄昏投寺宿,古屋瞰荒江。
村酒沽春瓮,山房耿夜釭。
滩高声撼枕,月落影收窗。
僧老人皆玩,楼钟晓未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