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泪

弃家日已远,不必泪沾巾。

藜藿枯肠得,江山老眼亲。

爱清琴是友,耽寂寺为邻。

野叟来相问,才知世外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拭泪》由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远离家庭后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

首句“弃家日已远”,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离开家庭已久的事实,暗示了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亲人,独自在外漂泊。接着,“不必泪沾巾”一句,既是对前一句的转折,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强与自我安慰,表明他已学会了在情感上独立,不再轻易为离别而落泪。

“藜藿枯肠得,江山老眼亲”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简陋的食物与壮丽的江山相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与欣赏,同时也暗含着对生活条件艰苦的接受与适应。这里,“藜藿”象征着粗茶淡饭,而“江山”则代表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美丽,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在艰难境遇中仍能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追求。

“爱清琴是友,耽寂寺为邻”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以清雅的琴声为伴,寂寞的寺庙成为他的邻居,这不仅说明了他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寻求心灵的慰藉,更体现了他对艺术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在这里,琴声与寺庙成为了他精神寄托的重要部分,象征着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野叟来相问,才知世外人”一句,通过一位乡间老人的来访,揭示了诗人虽然远离尘嚣,但并非完全与世隔绝。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也暗示了诗人与外界仍有联系,他的生活并非完全孤独。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外界的好奇与渴望被理解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家之苦时的坚韧与超然,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11)

叶太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家

风霜头尽白,早晚眼生花。

海内空为客,山中别立家。

雪飘念东郭,鲲动想南华。

乐处今才得,从兹勿叹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沈稚侨往东吴看妹

汝往东吴去,风霜讵畏侵。

双亲不在眼,一妹合关心。

临眺江山换,悲欢骨肉亲。

庭前有雏凤,回首听灵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毒热承柴伯玉远寻避难之地有作

逢难无人识,论交君最优。

天炎惊远到,地僻愧淹留。

细语情难益,频看泪不收。

后时谁执绋,白马望来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苦热沈丈共避树下

逃暑得同心,相携坐树阴。

风声低度壑,云影细通林。

飞鸟长空绝,游鱼浅水沈。

谁怜田父苦,目尽望甘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