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诗十五首(其十四)

雪霁下扬子,閒望江上山。

山山如白玉,日照金孱颜。

是时江水净,影落清镜寒。

潮催庾信老,云送佛狸还。

万古感心事,惆怅垂杨湾。

形式: 古风

翻译

雪后初晴,我在扬子江边悠闲地眺望江上的山峦。
山峰一座座如同洁白的玉石,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此时江水清澈,倒映出山影,如同寒镜中的清凉世界。
江潮催促着年迈的庾信,白云似乎送走了北魏的君主佛狸。
这千百年来,心中感慨万千,唯有杨柳岸边的惆怅之情挥之不去。

注释

霁:雨雪停止,天晴。
扬子:古代地名,指扬子江。
孱颜:形容山色在阳光下的明亮和耀眼。
潮催:江潮的涌动仿佛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佛狸:北魏的君主拓跋焘的小名,这里代指北方政权。
万古:千秋万代,长久的时间。
惆怅:因失意或伤感而情绪低落。
垂杨湾:长满垂柳的河湾,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怀旧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江景的宁静与壮丽。"雪霁下扬子",开篇即展现出江面雪后的开阔景象,"閒望江上山"则透露出诗人悠闲的心情。接下来的"山山如白玉",运用比喻,将雪后的山峦比作白玉,形象生动,而"日照金孱颜"则描绘阳光照耀下的山色,犹如金色的颜料般灿烂。

"是时江水净,影落清镜寒",进一步描绘江水清澈,倒映着山影,如同寒镜一般,透出一股冷寂之美。"潮催庾信老,云送佛狸还"借典故抒发感慨,潮水仿佛催促着历史人物庾信的老去,而云彩似乎伴随着北魏的佛狸回归,暗含历史沧桑之感。

最后两句"万古感心事,惆怅垂杨湾",诗人触景生情,心中涌起万古兴衰之感,垂杨下的江湾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惆怅。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昔游诗十五首(其十五)

衡山为真宫,道士饮我酒。

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

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见邀,徐步入林薮。

云深险径黑,石乱湍水吼。

寻源行渐远,茅屋剪如帚。

老烹茶味苦,野琢琴形丑。

叟云司马迁,学道此居久。

屋东大磐石,棋画今尚有。

古木庇覆之,清泉石根走。

因悲百年内,汲汲成白首。

仙人固难值,隐者亦可偶。

追惟恍如梦,欲画无好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王孟玉归山阴

淮南雪落云绕戍,王郎鸣鞭猎狐兔。

问君本是山阴人,何不扁舟剡溪去。

人生乐事将无同,知君此心如太空。

只今去踏龙尾道,也似寒江蓑笠翁。

鉴湖一曲荷花浦,君不归来花有语。

旧宅应添竹几竿,到家不觉秋如许。

十年雪里看淮南,聚米能作淮南山。

筹边妙处须急吐,政是不容修竹閒。

人道长江无六月,日光正射青芦叶。

何以赠君濯炎热,雪即是诗诗是雪。

形式: 古风

乌夜啼

老乌栖栖飞且号,晨来枝上啄楮桃。

楮桃已空楮叶死,犹啄枯枝觅虫蚁。

老乌赋分何其贫,未啼已被邻公嗔。

吁嗟老乌不自知,墙头屋上纷成群。

吴中贵游重鹦鹉,千金远致能言语。

花底红绦郑袖擎,盘中碧果秦宫取。

天生灵物得人怜,过者须来鹦鹉边。

老乌事事无足录,人间犹传夜啼曲。

形式: 乐府曲辞

余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潘德久字予曰:白石道人且以诗见畀。其词曰:“人间官爵似摴蒱,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缴驳任称呼。”予以长句报贶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真祖只在南山南,我欲从之不惮远。

无方煮石何由软,佳名锡我何敢辞。

但愁自此长苦饥,囊中只有转庵诗。

便当掬水三咽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