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止公于文溪

杖锡游兹地,过从动隔年。

已无离别想,那有去来缘。

心事青山外,禅机白石前。

偶来非道意,敢借慧灯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访止公于文溪》。诗中描绘了诗人杖锡独行,探访高僧止公的场景。首联“杖锡游兹地,过从动隔年”点明了诗人久别重逢的心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颔联“已无离别想,那有去来缘”表达了诗人与止公之间深厚的情谊,似乎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离合悲欢,达到了心灵相通的境界。颈联“心事青山外,禅机白石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禅机则在寻常之物中显现,暗示了诗人与止公交流的深邃与纯粹。尾联“偶来非道意,敢借慧灯燃”则以谦逊的姿态收束全诗,既表达了对止公智慧的敬仰,也流露出诗人自己虽偶然来访,却并非出于功利之心,而是希望能够借由这次会面,点燃心中的智慧之光。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高僧之间超越世俗的友谊和精神上的相互启迪。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送赵司令

自入骠姚幕,从军凡几年。

却缘盐筴利,去读海王篇。

蜃气侵官舍,鲛人迎渡船。

看君年未艾,暂出莫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岁暮留别

从宦不得意,岁阑聊复归。

亲朋随地有,情谊似君稀。

舟小容分榻,裘单许借衣。

平生岁寒意,临别重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寄陈大参

仙风久仰羽人丘,功业今归户牖侯。

万事糺纷难辟谷,一秋衰谢独登楼。

思閒已蜡游山屐,愿治方资济海舟。

闻说中营频倚注,文园肺病几时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游上方

故人邀我破愁颜,风磴云岩尚可攀。

五色蓬莱常近郭,一湖波浪欲浮山。

江皋极目双枫赭,涧道伤心细菊斑。

作客异乡俱老大,乘时吟赏不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