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四孝廉山居

家住秋山下,纷纷霜叶飞。

雨微檐滴缓,风急雁声稀。

楚国战初罢,赣城人未归。

怜君奉甘旨,终岁掩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秋山下的孝廉,其生活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人文关怀。

首句“家住秋山下”,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山居环境之中。秋天的山林,落叶纷飞,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氛围。“纷纷霜叶飞”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接着,“雨微檐滴缓,风急雁声稀”两句,通过雨滴的缓慢和雁声的稀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孤独。雨滴从屋檐缓缓落下,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风中偶尔传来的大雁叫声,则显得格外稀疏,仿佛是远方的呼唤,又或是对归家的渴望。

“楚国战初罢,赣城人未归”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宁,许多人仍滞留他乡,未能归家。这种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怜君奉甘旨,终岁掩柴扉”表达了对张四孝廉的同情与敬意。他为了奉养双亲,终年闭门不出,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对家庭责任的深刻体现。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张四孝廉的孝行,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家庭、亲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经湖口县

古县开湖口,高樯集岸隈。

山从庐阜起,江向武昌来。

近水皆杨柳,荒城半草莱。

客心元自速,更遣晓风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方方壶画仁智图为道士主默渊赋

玉检神仙记,琼台羽士家。

轩窗明日月,冠佩剪云霞。

白鹤窥残弈,青童扫落花。

忆曾访丹术,枫径驻轻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同傅商翁何彦正舟中有怀辛好礼韵(其一)

浮云无定姿,青阳易消索。

渡口人独归,雨中花尽落。

风急贾船稀,春寒客衣薄。

所念同心友,天涯尚漂泊。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同傅商翁何彦正舟中有怀辛好礼韵(其二)

沙际水痕交,细草蒙茸长。

春江下连雁,夜雨同孤舫。

佳期违宿诺,欢笑怀前赏。

馀烬落寒灯,卧闻渔版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