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秋风一夜摇霜碧,人在平林。目极高岑。

远树重重万里心。遥天雁字知何意,飞过遗音。

欲问还沈。閒事閒愁恁不禁。

形式: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秋风一夜摇霜碧”,以秋风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霜降后的清晨,秋风轻轻摇动着霜覆盖的碧绿草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这里的“霜碧”不仅指霜覆盖的绿色植物,也暗含了一种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接着,“人在平林”一句,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人物,暗示了诗人的存在,他或她置身于广阔的林间,与自然融为一体,却又保持着独立的个体感。这种设定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埋下了伏笔。

“目极高岑。远树重重万里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高耸的山峰与远方层层叠叠的树木,象征着诗人的思绪广阔无垠,如同那遥远的天际和不计其数的树木,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未知的好奇。

“遥天雁字知何意,飞过遗音。”大雁在天空中留下的一行行字迹,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雁字的含义,或许是传递消息,或许是某种约定,但在这首诗中,它们更多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雁字的“遗音”,则可能是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欲问还沈。闲事闲愁恁不禁。”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无奈与挣扎。想要询问雁字的意义,却最终只能沉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力。而“闲事闲愁”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纷扰,无论是对自然的感慨,还是对人生的思考,都难以摆脱。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与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179)

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与痴萍饮后,强余填词,荡气回肠,聊以为笑

爱我无如酒。一月中、如斯欢笑,几曾开口。

心上纵横多少事,不如意常十九。

问人世、解忧可有。

赢得杜康能一顾,拚千秋、万岁从君寿。

与君誓,长相守。伤心莫漫眉头皱。

且商量、淳于一石,汝阳三斗。

不是刘伶徒颂德,还幸吾家有妇。

便沈醉、归来时候。

瓮里新醅堪共酌,算喃喃、今夜凭他咒。

撑白眼,看苍狗。

形式:

一剪梅.前词既成,复填此解

举杯莫道便消愁。酒涌心头。愁上眉头。

人生能得几良俦。漫自悲秋。快把杯浮。

雪夜联吟记去秋。前度苏州。今度潭州。

倚天还看小吴钩。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形式:

水调歌头.小除夕僧寺写忧

百岁为吾待,三十等閒过。

一年一度除夕,值甚悔蹉跎。

只恐茫茫来日,长是有愁如织,白发误人多。

努力鞭乌兔,寄语促羲和。食无鱼,醉无酒,和无歌。

无端忽被僧戒,皈命礼弥陀。

空说吾家有妇,何自为谋斗酒,馋煞老东坡。

休矣公无怒,且唱定风波。

形式: 押[歌]韵

西江月

醒后还为蝴蝶,梦中化为鸳鸯。行云缥缈雨荒唐。

何处楚王台上。水自抽刀不断,情于隔而偏长。

强忘终竟未能忘。安得相思可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