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采桑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秋风一夜摇霜碧”,以秋风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霜降后的清晨,秋风轻轻摇动着霜覆盖的碧绿草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这里的“霜碧”不仅指霜覆盖的绿色植物,也暗含了一种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接着,“人在平林”一句,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人物,暗示了诗人的存在,他或她置身于广阔的林间,与自然融为一体,却又保持着独立的个体感。这种设定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埋下了伏笔。
“目极高岑。远树重重万里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高耸的山峰与远方层层叠叠的树木,象征着诗人的思绪广阔无垠,如同那遥远的天际和不计其数的树木,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未知的好奇。
“遥天雁字知何意,飞过遗音。”大雁在天空中留下的一行行字迹,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雁字的含义,或许是传递消息,或许是某种约定,但在这首诗中,它们更多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雁字的“遗音”,则可能是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欲问还沈。闲事闲愁恁不禁。”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无奈与挣扎。想要询问雁字的意义,却最终只能沉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力。而“闲事闲愁”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纷扰,无论是对自然的感慨,还是对人生的思考,都难以摆脱。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与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