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弃瓢图》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的生活画面。"挂瓢弃后耳才清",诗人通过描述弃置瓢器后的宁静,暗示了他已摆脱尘世纷扰,心灵达到了澄净的状态。"宠辱人间总不惊",表达了他对人世间荣辱得失的淡然态度,无论外界如何变迁,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今日箕山吊陈迹",诗人将自己比作古代隐士许由,他曾拒绝尧的禅让,隐居于箕山,此处借以表达自己的隐逸之志和对先贤遗风的追慕。"千岩风木自秋声",最后一句以自然景物作结,千岩之中,风吹树木,发出萧瑟之声,增添了诗境的寂寥与深远,寓言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恬淡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弃瓢、追慕古人和倾听自然的声音,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隐逸文化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