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咏瓶中芍药

如此丰姿,超出红尘,春光正阑。

胜牡丹亭北,独矜富贵,梅花岭上,惟占孤寒。

满吐甜香,暗翻浓态,何忍轻离赠亦难。

疏帘放、午风宜避,莫使摧残。徐煦没骨同看。

更一种、盈盈似露盘。

羡丰台玉质,雨馀争买,广陵金带,酒后传观。

谢赋当阶,柳吟临牖,收拾幽香袭笔端。

情深盛、待群芳零落,与我盘桓。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沁园春·咏瓶中芍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瓶中芍药的风姿,展现了其超越世俗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比牡丹的富贵与梅花的孤寒,强调了芍药在春光将尽时的独立之美。芍药“满吐甜香,暗翻浓态”,其香气与姿态令人不忍轻易远离,难以赠送。午后的微风轻轻吹过,似乎在为芍药遮挡风雨,保护其不受摧残。

接着,诗人以“徐煦没骨同看”一句,表达了对芍药的细致观察和欣赏,仿佛与之共处一室,共享这份静谧与美好。芍药的姿态如同露珠般娇嫩,让人不禁联想到其清雅脱俗的气质。诗人赞美芍药如同丰台的美玉,在雨后更加珍贵,广陵的金带在酒后更为引人注目。这些比喻不仅增添了芍药的形象美感,也体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价值。

最后,诗人提到芍药的情深之处在于它能在百花凋零之时,陪伴着人们度过寂寞时光。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芍药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美丽花卉,更是心灵的慰藉,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芍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以及与人的深刻情感联系,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97)

刘琬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得子宽粤中来札,知岁底决计来京,慰甚。作此

草草行装远涉,年光未肯蹉跎。蛮烟瘴雨一身过。

论交前辈厚,推义古人多。

屈指归期秋后,布帆无恙如梭。季冬准待渡黄河。

别怀将解释,望眼独摩挲。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重九前病中作

身世已经潦倒,那堪日卧匡床。吟声四壁尚啼螀。

有怀同子美,无赋学欧阳。

闲却持螯左手,拼教辜负秋光。一篱黄菊也凄凉。

幕遮灯火暗,窗掩药炉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望雪

可惜燕台雪色,从来未著梅花。瑶姿玉质委尘沙。

檐空栖野雀,树古踏寒鸦。

几处浅斟低唱,党家风味争夸。何人清兴和尖叉。

围炉呵冻笔,携灯煮新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鹧鸪天.长至后二日病起

病里年光倍觉忙。葭灰律管又飞扬。

消停针指经三月,彩线无心较日长。

伶俜影,欲扶将。低徊又过镜台旁。

忽惊骨相同仙鹤,短发全沾秋后霜。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