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元章甘露诗帖赞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顾景物,为尔老南徐。

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

昼呼竹舆,暮咏归涂。

既不舍于斯须,其必迩于海岳之故庐。

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东,乃获奠居。

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形式:

翻译

他曾写过一首名为《净名》的诗,其中提到:他深情地关注着周围的景色,为了你,我在老去的南徐。
从这篇诗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没有晴雨之分,无论阴晴都一样欣赏。
白天乘坐竹轿,傍晚吟唱归途的诗篇。
既然他对这里不舍片刻,那必定靠近大海或高山的故居。
就像珍藏易砚山的宝贝,登楼评鉴,无论是王者还是苏氏,从西到东,才找到这样的安居之地。
这就是所说的舍弃旧居寻求新的归宿,我因此验证了我的记载和跋语并非虚假。

注释

殷勤:深情的,用心的。
顾:关注,看。
南徐:古地名,今江苏南京一带。
晴雨:晴天和雨天。
阴霁:阴天放晴。
竹舆:竹制的轻便车。
归涂:归途,回家的路上。
斯须:片刻,一会儿。
海岳:大海和高山。
易砚山:可能指名贵的砚台产地。
维王:王者,可能指帝王。
苏:姓氏,此处可能指人名。
奠居:选定的居住地。
旧:旧居。
新:新的。
图:打算,追求。
验:验证。
记与跋:记录和跋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岳珂对米元章(米芾)所书《甘露诗帖》的赞语。诗中提到米元章在诗作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关怀,即使在南徐(今江苏镇江一带)的老年生活中,无论是晴天还是雨日,他都热爱并欣赏周围的景致。他白天乘坐竹舆游览,傍晚吟咏归途,对这片土地充满眷恋,仿佛能感受到大海和山岳故乡的气息。

诗中还提及米元章将他的才华比作易砚山的珍贵宝藏,他在书法上有着高超的造诣,如同古代的维王(指周文王)和苏轼一样,他的艺术成就从西到东广受赞誉,最终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体现了他对于艺术创作的不断追求和创新,同时也印证了诗人岳珂对米元章作品的认可,认为他的诗歌和书法都真实反映了他的人格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米元章壮观后帖赞

四期之不到,雪与日杲。停舟不棹,无嫌乎冲冒。

出此诗画,摹写天巧。观之壮,思之老,诗乎可考。

形式:

米元章壮观前诗帖赞

北山之麓有奇观,景绝人奇乃无间。

赋非雕虫句有眼,千古雄姿想萧散。

我观此卷字老懒,犹似古彝亲数颒。

借公旧诗聊永叹,跪阅墨皇三复返。

形式:

米元章寿时宰词帖赞

太平得协于梦卜,浓墨大轴,予未知其谁祝。

韩吕之谷,王蔡之辱,尚四海之欲。

形式:

米元章灵峰行记帖赞

永和之兰亭,列序时人。文字之不磨,千载莫邻。

彼睎颜之徒虽未足伦,观其所传,亦庶几彷佛乎清尘。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