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黄厓营

栖栖终日旅边城,夜向黄厓问古营。

几家戌鼓渔阳掺,联骑铙歌蓟北行。

峡束雨湫高怒水,山凹树窍激秋声。

跃马壮年微志在,不缘此地客心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唐顺之在边城黄厓的经历和感受。首句“栖栖终日旅边城”,表达了诗人日复一日在外奔波的艰辛与孤独。夜晚,他来到黄厓古营,对历史遗迹产生了深深的兴趣,通过“夜向黄厓问古营”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探究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几家戌鼓渔阳掺,联骑铙歌蓟北行”,通过戍鼓和军歌,描绘出边疆的军事氛围,显示出一种雄壮的边塞风光。诗人骑马行走在蓟北,感受到了战争与和平交织的场景。

“峡束雨湫高怒水,山凹树窍激秋声”则转向自然景观,峡谷中的雨水汇集形成湍急的水流,山间的树木在秋风中发出瑟瑟声响,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丽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跃马壮年微志在,不缘此地客心惊”,诗人以自己的壮志未酬自比,虽然身处异乡,但并未因此感到惊惧,反而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志向。整首诗通过边城景色和自身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晓发喜峰

客心流水与争驰,寒垒疏星度峡时。

未返王孙犹草色,初来戍卒是瓜期。

去乡秪觉蝉声似,出塞方知马脊危。

辛苦下情何计达,早年曾诵《采薇》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入秋久矣余热尚在闰月十五日太平寨始见秋色

漫漫岚气半晴阴,摵摵庭柯叶乱吟。

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

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

戈甲满山乘塞卒,天骄何处欲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夜上石塘岭关

白河入口石塘城,上流元自古开平。

岩立星辰孤堕影,野清刁斗空传声。

戍楼倚月横吹动,虏帐烧腥远火明。

魏将殒身曾此地,边人语及尚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月下小坐书怀

满庭圆月坐孤松,聊息尘机长道容。

任侠早知同画虎,谈兵晚更笑屠龙。

支离避疾犹分粟,洴澼乘时亦请封。

蕙帐故山应待久,尚从长乐听鸣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