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居百丈天觉方注楞严以书见邀作此寄之二首(其一)

风定晴云欲堕崩,林梢楼阁旋添增。

一生高世清闲侣,千尺当门紫翠层。

对客不妨拴坏衲,倦禅时作靠枯藤。

暮年古格丛林在,重拨尘龛大智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静谧与高远。首句“风定晴云欲堕崩”描绘了风停后,晴空中的云彩仿佛即将坠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即将变化的氛围。接着,“林梢楼阁旋添增”则将视角转向远处,楼阁在林梢间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层次感。

“一生高世清闲侣,千尺当门紫翠层”两句,诗人自比为一生追求清闲高远之伴,门前则是千尺高的紫色翠绿山峦,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暗含着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对客不妨拴坏衲,倦禅时作靠枯藤”描绘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面对客人时,他不拘小节,穿着破旧的僧衣;疲倦时,倚靠着枯藤休息,体现了他的随性与淡泊名利的态度。

最后,“暮年古格丛林在,重拨尘龛大智灯”表达了诗人虽已至暮年,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希望重新点燃心中的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位僧人对生活、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余居百丈天觉方注楞严以书见邀作此寄之二首(其二)

三世如来尊顶法,覆藏深密碧螺寒。

通身是眼自不见,擘面出头窥更难。

四义仅能分肉髻,八还终恐隔花冠。

争如劈佛丹霞手,揭露从教觌体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龙安照禅师

随分丛林古格存,龙安真是泐潭孙。

独持一节无求世,勘破诸方不出门。

石虎已忘蹲草见,木蛇久灭住山痕。

遥知百事俱衰落,尚有工夫虱自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闻龙安往夏口迎张左丞遂溯流至鄂渚相别还山作此寄之

无尽龙安两勍敌,大梅庞老是同参。

近闻赤壁同登赏,想见清风助笑谈。

已作汎舟游夏口,又成横锡过江南。

归来万壑松声在,依旧闲云没草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别龙安

朅来幕阜峰前寺,弥勒同龛两见秋。

今日他山生远念,何年此地复重游。

主人有道忘欣厌,闲客无求任去留。

索纸题诗聊赠别,更哦江海一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